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詳情 » 目前上市公司內控失效企業

目前上市公司內控失效企業

發布時間: 2024-04-29 09:17:15

1. 我國金融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原因

1外部成因
(1)法律不完善
關於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性的法律,有1997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的指導原則》,2001年證監會發布的《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指引》和2001年財政部頒布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等。但是我國還沒有對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出台強制性規定的法律,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只規定了「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
而對於由內部控制所引起的高管越權、大股東占款等問題則規定的少之又少。比如中航油巨虧事件暴露後,新加坡立即進入由新加坡商業事務調查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新加坡交易所負責的刑事調查程序。在調查過程中,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總裁陳久霖被拘捕,同時中航油另外四名高管的護照被新加坡警方收繳,並限制出境。而在國內,竟沒有首先進入法律程序,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而是先進行重組,再追究責任,明顯我國法律存在程序上的不合理,給相關責任人逃脫處罰的機會。
(2)證監會監管不利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是上市公司的法定監督管理部門。證監會負責制定發行證券的規則、審核並監管企業發行證券。但在實踐運行中,證監會的監管作用並沒有對上市公司十分有效,主要由於一處罰不及時,二處罰力度小。
2004年12月,證監會對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作出處罰。原因是該公司自1997年至2001年利用募集資金38300萬元和自有資金30500萬元進行證券投資,虛開銷售******虛增利潤15800萬元,將證券投資轉回收益11124萬元沖銷費用虛構利潤。時隔三年,證監會的處分早已起不到懲前毖後的作用了。
又如湖南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03年虛構稅前利潤6354萬元,多披露募集資金2926萬元投入項目投資、帳外應付票據22533萬元。該公司還以自然人名義帳外出自設立7家子公司,用於買賣股票、資金劃轉等。然而證監會與2005年8月處理結果是對天一科技處以50萬元罰款,對董事長給預警告並罰款10萬元。
可見證監會若執法不嚴,處罰不力,違法不究,將很難起到遏制上市公司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不能起到推動上市公司完善內部控制的作用。
(3)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
我國的資本市場較國外的資本市場相比有諸多的不完善之處,運行機制和法律法規都還很不健全,交易不規范,暗箱操作,非法牟取暴利時有發生。同時,且普遍存在企業內部控制薄弱的現象,如果要求完全披露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狀況信息,投資者將更加失去信心,導致市場更加混亂。
另一方面,股權結構的不合理使得流通股僅占總股本的31.6%,這使得中小股東要權衡實行監控的成本與收益,理性的選擇就是放棄監控權,採取「搭便車」,以二級市場的交易為主,因而關注點放在了企業的營運結果上,而放棄了對公司內部控制的關注。
(4)外部審計對內部控制的忽視
外部審計包括政府審計和社會審計。這兩方面對內部控制的監督都未起到應有的作用。政府審計的主要目標仍是查處違規違紀,近年來已經向會計報表真實性、合法性和公允性方向靠攏,但對公司內部控制仍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沒有形成對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及執行情況進行約束、檢查和獎懲,對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力度不夠。而會計師事務所雖然對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有所關注,但其調查也多流於形式,無法真正發現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的漏洞,無法起到完善內部控制的推動作用。
(5)理論自身缺陷
內部控制理論有著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陷,即使設計的再完美,仍難以保證絕對預防或察覺所有不正常現象的發生。內部控制主理論要有以下幾方面缺陷:
○1環境是變化的,而內部控制制度是固定的。企業所面對的環境不斷變化,內部控制制度若要達到讓企業提高經營效率、保護資產等目的,就必須不斷隨著環境的變化更新,調整過時的條款。然而企業中的制度基本上是不會變的,這和時刻保持內部控制的先進性產生了矛盾。
○2內部控制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內部牽制。這是內部控制最早提出的內容,並且一直沿用至今。但如果企業內部不相容職務的人員互相串通,那麼內部控制的這一內容將失去意義,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比如出納和會計合夥挪用公司資金,保管員和財產記錄員聯手作假,都將導致內部控制失效,公司發生舞弊現象。
○3成本效益原則是所有企業一貫支持的原則,在內部控制方面也不例外。控制環節越多,控制措施越復雜,相應的控製成本也越高。如果增加的控制環節過於降低工作效率,就可能會放棄實施這項內部控制。由於企業資源有限,對於很少發生或不經常發生的經濟業務,企業不會制定相應內部控制制度,但當這些經濟業務發生時,就沒有相應制度來對其進行約束了。
○4各種控製程序都是針對其相應的內容由執行人員對其進行監督控制的工具。但對於執行人員的行為,該程序卻無法對其進行監督,這是程序無法避免的缺陷。當內部控制的監督執行人員濫用職權或不正當使用權利時,內部控制也將完全失去租用。內部控製作為企業管理的組成部分,將按照管理人員的意圖運行,尤其是企業負責人的決策更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決策出了問題,貫徹決策人意圖的內部控制也失去了相應的控制職能。
2內部原因
(1)產權不明晰
產權明晰有利於協調勞動者行為、分為勞動成果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利於提高公司的經營效率。產權不明晰,委託人和代理人就不能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委託人無法對代理人進行有標準的考核,代理人也因此無需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因而容易引起隨意決策和浪費行為。導致我國上市公司產權不明晰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我國的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國內絕大部分上市公司控股權實質上仍然是國家所有。國家是人民意志的代表,人民就是國有股的所有者,是企業的委託人。但是這僅是名義上的所有,實際上任何的個人都無權對其擁有產權的國有資產自行決定處置。這就導致了上市公司「出資人缺位」,產權不明晰。高級管理人員無需對自己的行為向委託人承擔任何責任,造成了他們無視內部控制制度,只關心自己的利益,甚至通過損害企業利益來使自己利益最大化。
(2)獨立董事形同虛設
2001年8月16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正式確立的獨立董事制度。根據規定,獨立董事的候選人人選由董事會、監事會和單獨或者合並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1%以上的股東提名,獨立董事津貼標准由董事會制定預案,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這其中就存在著缺陷。任命與薪酬都由董事會,監事會決定,董事會又由大股東支配,獨立董事的獨立性根本不能完全保障。
此外,獨立董事多來自於上市公司外部,不在上市公司中任職,這就使得獨立董事信息不對稱,對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上許多內幕或刻意隱藏的問題很難發現。獨立董事又大多是兼職,每年召開董事會次數有限,僅靠幾天的會議就決定企業的經營方針,顯得有些草率。
(3)股權結構缺少監督
就前面提到,我國上市公司「一股獨大』現象十分嚴重,其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監督和約束。在2004年廣東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1066家樣本公司進行的實證研究中,84%的上市公司董事長、68%的上市公司總經理來自第一大股東,第一大股東在董事會中投票權過半數的達64%。[9]這表明第一大股東在董事會中擁有絕對的投票權和控制權,其他董事根本沒有權利來對大股東進行監督。對於機構投資者,流通股只佔總股本的1/3,也無法對上市公司的治理產生大的影響,無法對上市公司控制權起到制衡的作用。沒有有效的監督,內部控制也無法使管理人員自覺的遵守。
(4)缺乏內部控制評價機制
任何制度的完善都需要有反饋的支持。內部控制評價機制是完善內部控制的必要工具,是保證內部控制順利實施,起到應有效果的機制。我國上市公司大多都有較為明確的內部控制制度,但對其執行效果和制定標准卻沒有一個准確的評價機制。究竟內部控制執行的情況如何,內部控制的制定是否合理,如果這些都不得而知,那麼內部控制的完善進程將相當的緩慢。
(5)沒有良好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全體員工在一切生產經營活動中所形成的認同關系、歷史傳統、價值理念、信仰、思維模式和行為准則。企業文化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實踐經驗的沉澱和升華,是企業員工實現自我發展、自我超越的核心支點,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升企業的管理水準。[10]
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依賴於健康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對待內部控制制度的一種態度,是企業管理行為在企業全體員工中形成的精神上的結果。如果企業文化是積極、敬業、誠信的,與內部控制制度相協調,那麼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成本和執行成本就都會降低,執行效率也會提高。反之,消極的企業文化使員工對企業存在僥幸心理,游離於制度之外,導致內部控制的實施效率低下,成本提高。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主要存在兩種不健康的企業文化:
○1無明確企業文化。有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十分明確,規定員工的責任和義務,但沒有明確的文化理念,沒有對員工進行價值觀的倡導,使內部控制的執行缺乏活力,員工沒有積極性主動執行。
○2過激文化。有的企業會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遠大抱負和文化理想,倡導超出企業范圍的使命感。大而空的口號讓員工盲目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而忽視了現實中的工作,對內部控制的執行十分不利。

四、完善我國上市公司內控制度的對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的很多的問題,應從各個方面對其進行整改和完善。但鑒於篇幅有限,筆者認為要對公司有實際借鑒意義,應從公司的可操作性出發,站在公司管理層的角度,對公司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完善。
通過以上對內部控制理論的回顧和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現狀的分析,筆者認為應該以COSO框架為基礎,對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進行完善。雖然企業風險框架理論是內部控制的最新發展,其內涵相對COSO加入了更多的目標和要素,相對更加完善,但我國現在理

2. 最近世界范圍內內部控制失效的案例有哪些請給出一些知名上市公司的案例,最好是近幾年的。

1.多元化投資
(1)三九集團的財務危機
從1992年開始,三九企業集團在短短幾年時間里,通過收購兼並企業,形成醫葯、汽車、食品、酒業、飯店、農業,房產等幾大產業並舉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醫葯(000999)發出公告:因工商銀行要求提前償還3.74億元的貸款,目前公司大股東三九葯業及三九集團(三九葯業是三九集團的全資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權已被司法機關凍結。至此,整個三九集團的財務危機全面爆發。
截至危機爆發之前,三九企業集團約有400多家公司,實行五級公司管理體系,其三級以下的財務管理已嚴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債權銀行貸款已從98億升至107億,而遍布全國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貸款和貸款擔保約在60億至70億之間,兩者合計,整個三九系貸款和貸款擔保余額約為180億元。
三九集團總裁趙新先曾在債務風波發生後對外表示,「你們(銀行)都給我錢,使我頭腦發熱,我盲目上項目。」
案例簡評:三九集團財務危機的爆發可以歸納為幾個主要原因:(1)集團財務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資(非主業/非相關性投資)擴張的戰略失誤;(3)集團過度投資引起的過度負債。另外,從我國國有上市公司的發展環境來看,中國金融體制對國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資、快速膨脹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華源集團的信用危機
華源集團成立於1992年,在總裁周玉成的帶領下華源集團13年間總資產猛增到567億元,資產翻了404倍,旗下擁有8家上市公司;集團業務跳出紡織產業,拓展至農業機械、醫葯等全新領域,成為名副其實的「國企大系」。進入21世紀以來,華源更以「大生命產業」示人,躍居為中國最大的醫葯集團。
但是2005年9月中旬,上海銀行對華源一筆1.8億元貸款到期;此筆貸款是當年華源為收購上葯集團而貸,因年初財政部檢查事件,加之銀行信貸整體收緊,作為華源最大貸款行之一的上海銀行擔心華源無力還貸,遂加緊催收貸款;從而引發了華源集團的信用危機。
國資委指定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對華源集團做清產核資工作,清理報告顯示:截至2005年9月20日,華源集團合並財務報表的凈資產25億元,銀行負債高達251.14億元(其中子公司為209.86億元,母公司為41.28億元)。另一方面,旗下8家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合計高達73.36億元,即這些上市公司的凈資產幾乎已被掏空。據財政部2005年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報披露:中國華源集團財務管理混亂,內部控制薄弱,部分下屬子公司為達到融資和完成考核指標等目的,大量採用虛計收入、少計費用、不良資產巨額掛賬等手段蓄意進行會計造假,導致報表虛盈實虧,會計信息嚴重失真。
案例簡評:華源集團13年來高度依賴銀行貸款支撐,在其日益陌生的產業領域,不斷 「並購-重組-上市-整合」,實則是有並購無重組、有上市無整合。華源集團長期以來以短貸長投支撐其快速擴張,最終引發整個集團資金鏈的斷裂。
華源集團事件的核心原因: (1)過度投資引發過度負債,投資項目收益率低、負債率高,說明華源集團戰略決策的失誤;(2)並購無重組、上市無整合,說明華源集團的投資管理控制失效;(3)華源集團下屬公司因融資和業績壓力而財務造假,應當是受到管理層的驅使。
(3)澳柯瑪大股東資金佔用
2006年4月14日,G澳柯瑪(600336.SH)發布重大事項公告:公司接到青島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青島澳柯瑪集團公司佔用上市公司資金處置事項的決定》,青島市人民政府將採取措施化解澳柯瑪集團面臨的困難。至此,澳柯瑪危機事件公開化。
澳柯瑪危機的最直接導火索,就是母公司澳柯瑪集團公司挪用上市公司19.47億元資金。澳柯瑪集團利用大股東優勢,佔用上市子公司的資金,用於非關聯性多元化投資(包括家用電器、鋰電池、電動自行車、海洋生物、房地產、金融投資等),投資決策失誤造成巨大損失。資金鏈斷裂、巨額債務、高層變動、投資失誤、多元化困局等眾多因素,使得澳柯瑪形勢異常危急。
澳柯瑪症結並非僅僅是多元化投資下資金問題,關鍵問題還有自身的管理模式,是魯群生近17年的家長式管理模式。魯群生在特定環境中創業成功,然而在擴張中缺乏應有的風險意識,澳柯瑪近親繁殖任用領導現象是企業對市場缺乏應有的敏感度。
案例簡評:擴張幾乎是每個企業追求的目標。而同在青島的三家家電集團(都是上市公司)卻有不同的選擇:海爾的擴張基於品牌戰略;海信的擴張基於技術突圍;而澳柯瑪的擴張卻選擇了不相關多元化道路。
「發散型的多元化擴張,不但沒有讓澳柯瑪做大作強,發而使其一盤散沙」。澳柯瑪集團大額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用於其非相關多元化投資;然後頻頻發生的投資失敗和管理不善,致使資金鏈斷裂,也把集團風險也轉嫁給上市公司。應當說,造成澳柯瑪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層投資決策失誤、投資監管不到位、管理能力不足的綜合因素造成的。
2.金融工具投機
(1)中航油的金融衍生工具投機
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航油)是中國航油集團的海外控股公司;是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掛牌企業。中航油於2004年由於石油衍生品交易導致5.54億美元的虧損;被迫於20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請債務重組。而之前,中航油曾被評為2004年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中航油成立有風險委員會,還曾聘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編制了公司的《風險管理手冊》和《財務管理手冊》;風險管理手冊明確規定,損失超過500萬美元,必須報告董事會。
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中航油自2003年開始做油品套期保值業務。但總裁陳久霖擅自擴大業務范圍,從事石油衍生品期權交易;一直未向中國航油集團公司報告,中國航油集團公司也沒有發現。陳久霖一直獨立於中國航油集團公司班子的領導之外,集團公司派出的財務經理兩次被換,集團公司卻沒有約束辦法。
陳久霖和日本三井銀行、法國興業銀行、英國巴克萊銀行、新加坡發展銀行和新加坡麥戈利銀行等在期貨交易場外,簽訂了合同。陳久霖買了「看跌」期權,賭注每桶38美元;但是沒想到國際油價一路攀升。中航油從事石油期權交易從最初的200萬桶發展到出事時的5200萬桶,致使中航油在清算時造成賬面實際損失和潛在損失總計約5.54億美元。
2005年6月3日,普華永道發布了有關中航油巨額虧損的最終調查報告。報告認為以下因素單獨或共同的造成了公司在期權投機交易上受到損失:(1)後來被證明從2003年3季度開始的對油價走勢錯誤的判斷;(2)不想在2004年披露損失;(3)沒有按照行業標准對期權倉位進行估值;(4)沒有正確的在公司的財務報表上記錄期權組合的價值;(5)缺乏針對期權交易的適當的及嚴格的風險管理規定;(6)公司管理層有意違反本應該遵守的風險管理規定;(7)整個董事會,尤其是審計委員會,就公司投機衍生品交易的風險管理和控制未能完全履行各自的職責。
案例簡評: 中航油從事場外石油期權投機是我國政府明令禁止的。國務院1998年8月發布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整頓和規范期貨市場的通知》中明確規定:「取得境外期貨業務許可證的企業,在境外期貨市場只允許進行套期保值,不得進行投機交易。」1999年6月,以國務院令發布的《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第四條規定:「期貨交易必須在期貨交易所內進行。禁止不通過期貨交易所的場外期貨交易。」第四十八條規定:「國有企業從事期貨交易,限於從事套期保值業務,期貨交易總量應當與其同期現貨交易量總量相適應。」2001年10月,證監會發布《國有企業境外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管理制度指導意見》,第二條規定:「獲得境外期貨業務許可證的企業在境外期貨市場只能從事套期保值交易,不得進行投機交易。」
對從事金融衍生業務操作來看,中航油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還只是個新手;直接與國際大型基金進行對壘,無疑「以卵擊石」。
中航油事件最突出表現在「管理層凌駕」,導致監控機制的失效;直接抵觸了內部控制的經營合規性目標和報告可靠性目標。其違規之處有三點:一是做了國家明令禁止不許做的事;二是場外交易;三是超過了現貨交易總量。 其報告不可靠表現在:從事期權場外交易沒有在財務報告上披露,也沒有直接向母公司匯報。
(2)南方航空的委託理財
南方航空集團公司2004年7月間曝出的巨額委託理財投資損失;隨後,國家審計署廣州特派辦對南方航空實施了專項審計;廣東證監局也在2005年10月對南方航空股份公司進行了檢查。2004年績效考核的179家中央企業中,南航集團由於重大財務違紀事件,從B級降至了C級。2006年4月底,在香港、紐約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宣布,2005財年巨虧17.94億元人民幣;公司將其歸結為航空燃油價格持續暴漲,以及近年收購北方航空、新疆航空兩家公司導致的費用攀升;但這顯然難以說服市場。
南方航空集團屬於國有大型企業,在銀行貸款方面具備良好的信譽憑證,不用任何抵押即可以從每個商業銀行獲得10至20億元的貸款。用銀行的錢來進行投資理財,確實是賺錢的商機。南航集團從2001年就開始進行委託理財業務;與南航集團有過委託理財業務的有漢唐證券、中關村證券、世紀證券。南航集團調集巨額資金乃至賬外資金進行委託理財,其中僅流向深圳世紀證券公司的委託理財資金即達12億元。
南航給世紀證券的委託理財資金基本上被世紀證券用於重倉持有南航集團旗下的南方航空(600029.SH)。南方航空2003年7月25日上市,當時因「非典」的影響,南方航空上市首日收於3.88元,是四大上市航空公司中股價最低的。世紀證券在此低位入貨,3個月不到,南方航空從4.2元上漲到6.8元,升幅超過60%,世紀證券也獲得了豐厚的賬面利潤。但隨後,在油價不斷攀升的壓力下,航空股開始萎靡不振,世紀證券因此損失慘重。從世紀證券賬面上看,南航委託理財的12億資產已經無法償還。也正是由於對南航所形成的巨大債務壓力,世紀證券被迫走上重組之路。世紀證券無力歸還南航集團12億元委託理財中的7.15億元,南航集團無奈只得將其實行債轉股。
2005年8月,南航集團副總裁兼上市公司董事彭安發、南航集團財務部部長的陳利明因涉嫌違法,先後被司法機關依法逮捕;2006年3月二人被廣東省反貪局移交廣州市檢察院起訴。2006年10月16日,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原財務部部長陳利民因涉嫌挪用、貪污、受賄等罪,接受廣州市中級法院公開庭審。據檢察機關偵查證實,2001年8月至2005年5月,陳利民利用經辦委託理財的職務便利,採用先辦事,後請示或不請示;只籠統匯報理財收益,不匯報合作對象或隱瞞不報等方式,大肆超范圍地開展委託理財業務,已侵吞集團部分理財收益,收受回扣;超許可權地從銀行貸款供個人、朋友注冊公司、經營所用;收受漢唐證券、世紀證券、姚壯文賄賂近5400萬元,挪用公款近12億元,貪污公款1200多萬元。
案例簡評:南航集團的委託理財業務,實際上是南航集團用自己的錢,藉助於證券公司進行操作自己的股票。從法律法規方面來說,不論是國有資金入股市炒股,還是利用自有資金操作自己股票,都是被明令禁止的。
從內部控制的角度說,南航集團幾十億的委託理財業務集中於公司2-3個人的運作,企業決策層、黨委、內部審計監管沒有跟上,雖然不能肯定存在管理層縱容,但是可以肯定地說是對重大投資監控不到位;個人收受賄賂、挪用和貪污公款,反映了關鍵人員的道德敗壞和企業基本內部控制的缺失或管理層凌駕等問題。另外,中國的金融體制也為這種現象提供了便利。
(3)國儲局的銅期貨投機
2005年11月13日開始外電紛紛披露,中國國儲局一名交易員劉其兵在LME(倫敦金屬交易所)銅期貨市場上通過倫敦金屬交易所場內會員SEMPRA,在每噸3000多美元的價位附近拋空,建立空頭頭寸約15萬至20萬噸。這批頭寸交割日在12月21日。但自9月中旬以來,銅價每噸上漲約600多美元,這些空單無疑已經造成巨額虧損,而該交易員劉其兵則神秘失蹤。國儲局的交易對手包括斯邁爾金屬公司、瑞福期貨、倫敦標准銀行、巴克萊銀行、曼氏集團、AMT、薩頓公司、以及一家總部在法國里昂的基金公司。
國儲局選擇了部分交割,即向倫敦交易所交付5萬噸現貨銅,其餘15萬噸的空單展期到遠期。市場人士指出,國儲目前以3.7億元左右的虧損,換得了短期的風平浪靜;但是與國際基金的對決還將繼續,最後的結局還沒有出現,不排除基金再度逼倉的局面出現。
在國儲銅事件上,同樣是普通的調節中心的交易員,一邊為中心做交易,一邊為自己建立了多達20萬噸的頭寸,嚴重被套且長時間沒人發現;另外,交易行為由原來的兩個崗位變成由劉其兵一個人操控。
案例簡評:國家物資儲備是國家直接建立和掌握的戰略後備力量,是保障國家軍事安全和經濟安全的重要手段。事實上,當國儲局從負責國家戰略物資儲備調節向投機賺錢的方向轉變時,它就已經開始背離其固有的職責。
同中航油期權投機案一樣,同樣是小角色、新手的國儲局,與國際基金大諤對壘,顯然不是其的對手。
吳其兵進行投機性銅期貨操作,顯然有悖於國家相關法規規定的限於套期保值業務。對於重大的期貨業務交易由一個人操控,嚴重違反了內部控制的基本原則(不相容職務分離);另外,一起跟進的與公司業務相當的「老鼠倉」,說明關鍵交易員存在嚴重的道德敗壞。

3. 關於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表現及對策分析

給你兩個文獻資料:

企業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了保證業務的有效
進行和資產的安全與完整,防止、發現和糾正錯誤與
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政
策、措施及程序。新修訂的《會計法》十分重視企業
內部控制的問題,在第27 條中明確規定了企業內部
監督(即企業內部控制中的會計控制) 的基本要求。
然而,從當前實際情況看,大多數企業在充分發揮內
部控製作用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差距。
1 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表現:
1. 1 會計信息失真
近年來,企業由於會計工作秩序混亂,核算不實
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現象較為嚴重。如常規性的印單
(票) 分管;重要空白憑證保管使用制度及會計人員
分工中的「內部牽制」原則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實;會
計憑證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憑證支持;人為
捏造會計事實,篡改會計數據,設置賬外賬,隱瞞或
虛報收入和利潤,資產不清,債務不實等等。
1. 2 費用支出失控,潛在虧損增加
某些企業為了搞活經濟,允許部門經理開支一
定比例的費用。但對這部分費用的適用范圍無明確
規定,更無約束監督機制,導致部門經理揮霍浪費,
使本來微利的企業出現虧損,本來虧損的企業雪上
加霜;有的企業由於財務物資內控管理薄弱,物資購
銷制度松馳,存貨采購、驗收、保管、運輸、付款等職
責未嚴格分離,存貨的發出未按規定手續辦理,也未
及時與會計記錄相核對,對多年來的毀損、報廢、短
缺、積壓等不作處理,致使巨額潛虧隱藏在庫存中,
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
2 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成因
2. 1 企業內部控制體制不順
主要表現在:會計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不當,業務交叉過雜,會計人員兼職過多,職責不明;會計的
事前審核,事中復核和事後監督流於形式;有相當一
部分企業也未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內部審計工
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支持。
2. 2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得力
目前相當一部分企業對建立內部控制制度不夠
重視,內部控制制度殘缺不全或有關內容不夠合理;
更多的是有章不循,將已訂立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印在紙上,掛在牆上,」以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審
計。而不管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如何,遇到具體
問題多強調靈活性,使內部控制制度流於形式,失去
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1 ] 。
2. 3 考核企業幹部政績、業績機制不完善
長期以來,對企業幹部政績、業績的考核以目標
利潤完成為主要依據,缺乏對其他相關指標的綜合
考察,有些企業領導為在任期內出「成績」,便指使財
會人員弄虛作假。還有些業務主管部門,為了加快
本系統的經濟發展,在沒有進行科學論證的情況下,
下達一些脫離實際的經濟增長考核指標,而部分企
業領導者為討好主管部門藉此顯示自己的能力,通
過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等手段「實現」上級主管部門下
達的有關指標。
2. 4 會計人員素質較低
近幾年來,會計隊伍迅速擴大,但對會計人員的
思想教育,業務培訓沒有跟上,有些培訓流於形式,
根本起不到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作用,具體表現在:
一些根本不具備從業資格,靠人情關系混進會計隊
伍的人員,仍然呆在會計崗位上,這些人只憑長官意
志辦事,法律、法則、制度懂行不多,但卻沒有不敢造
的報表,沒有不敢花的錢;還有部分會計人員無視財
經紀律,為了個人利益,順從領導意圖辦事,甚至為
討好領導,在弄虛作假上幫著出點子,造成會計信息
失真,財務報表被歪曲等。
2. 5 外部監督乏力
為了加強監督,中國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監督(如
注冊會計師、社會輿論等的監督) 在內的企業外部監
督體系。然而,如此大的一個監督體系其監督效果
卻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各種
監督的功能交叉標准不一,再加上分散管理,缺乏橫
向信息溝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監督合力。二是各種
監督沒有按照設定的目標進行,有的甚至以平衡預
算和創收為目的,監督弱化問題嚴重。三是不規范
的執業環境和不正當的業務競爭,以及對注冊會計
師監督不力等。
3 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3. 1 構築嚴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具體應包括三個相對獨立
的控制層次:第一層次是在企業一線「供—產—銷」
全過程中融入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的制度,建立以防
為主的監控防線。有關人員在從事業務時,必須明
確業務處理許可權和應承擔的責任,對一般業務或直
接接觸客戶的業務,均要做好復核,重要業務最好實
行雙簽制,禁止一個人獨立處理業務的全過程。第
二層次是設立事後監督,即在會計部門常規性的會
計核算的基礎上,對其各個崗位,各項業務進行日常
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
事後監督可以在會計部門內設立一個具有相應職務
的專業崗位,配備責任心強,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員擔
任此職,並納入程序化,規范化管理,將監督的過程
和結果定期直接反饋給財務部門的負責人,中小企
業如不需配備專職人員,可由財務部門負責直接此
項工作。第三個層次是以現有的稽核、審計、紀律檢
查部門為基礎,成立一個直接歸董事會管理並獨立
於被審計部門的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通達內部
常規稽核,離任審計,落實舉報、監督審查企業的會
計報表等手段,對會計部門實施內部控制,建立有效
的以「查」為主的監督防線。以上三個層次構築的內
部控制體系以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和會計部門進行
「防、堵、查」遞進式的監督控制,對於及時發現問題,
防範和化解企業經營風險,將具有重要的作用。
3. 2 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為了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發揮作
用,並使之不斷地得到完善,企業必須定期對內部控
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與考核,看企業內部控
制制度在執行中有何成績,出現了什麼問題,為什麼
某項內部控制制度不能執行或不完全執行,可能產
生或已經造成什麼後果。對於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
度的,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對於違規違章的,
堅決給予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並與職務升降掛鉤。
3. 3 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
內部控制能否真正成為管理者的內在需求,是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流於形式的關鍵。而要使內
部控製成為企業的內在需求,主要取決於兩點:一是
會計信息是否決定著企業的決策;二是企業是否通
過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取信於社會。這兩點目前許
多企業都未做到。這種現象從表面上看好像是領導
認識不高,實際上是許多領導明知故犯,「對財經紀__律不了解或了解不深」只是借口而已,這背後更深層
次的原因,就是產權制度和代理問題。因此,只有通
過產權制度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領導人
與企業興衰息息相關,企業領導者才會有動力去實
施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才會真正
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3. 4 加強對內部控制行為主體「人」的控制
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經營風險,會計風險產生,
行為主體全是人(這里指的人是指一個企業從領導
到有關業務經辦人員) 。只有上下一致,及時溝通,
隨時把握相關人員的思想、動機和行為,才能把內部
控制工作做好。具體講除領導本身應以身作則起表
帥作用外,還應做好以下幾點工作:第一,要及時掌
握企業內部會計人員思想行為狀況。內部業務人
員、會計人員違法違紀、必然有其動機,因此企業領
導及部門負責人要定期對重點崗位人員的思想和行
為進行分析,著重了解他們是否有賭博、炒股、經商、
與社會劣跡人員往來和追求超常消費等情況,掌握
可能使有關人員犯罪的外因,以便採取措施加以防
范和控制。第二,對會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
業務培訓。職業道德教育要從正反兩方面加強對會
計人員的法紀政紀、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增強會
計人員自我約束能力,自覺執行各項法律法規,遵守
財經紀律,做到奉公守法、廉潔自律;加強對會計人
員的繼續教育,要特別重視對那些業務能力差的會
計人員的基礎業務知識的培訓,以提高其工作能力,
減少會計業務處理的技術錯誤。
3. 5 強化外部監督
督促企業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財政、稅務、
審計等部門要合理分工,建立崗位責任制,並注意加
強彼此間的信息交流,定期互通情報,形成有效的監
督合力;應加強以企業內部控制的了解,檢查與監
督,加大執法力度,增加威懾力;有關部門必須切實
抓好對注冊會計師的社會監督職責到位;鼓勵與支
持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對企業(特別是上市公
司) 違法違紀行為曝光,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3. 6 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
一個良好的信息和溝通系統可以使企業及時掌
握營運狀況,提供內容全面、及時正確的信息,並在
有關部門和人員之間進行溝通。目前,大中型企業
的會計核算基本上脫離了手工操作的賬務處理過
程,許多企業內部控制的很大一部分也實現了計算
機化,這既節省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減少了人為
因素對內部控制效果的影響,今後還要特別注意開
發與引進先進的企業財務與管理軟體,逐步建立高
質量的企業信息溝通系統。
3. 7 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
聯合國公共行政和財政處編制的《發展中國家
政府審計手冊》認為:在20 世紀,政府審計的重要發
展之一是對內部控制觀念的確認,以及創建內部審
計單位,並把它作為內部控制系統的關鍵部分。內
部審計通過對一個單位的內部控制加以系統的檢查
和評估,提交審計報告,其中包括對各種經營活動無
偏見的、公正的、實事求是的分析和經過證實以後而
應採取改進行動的合理建議,以協助各級管理部門
有效地履行其職責。
3. 8 全力推進內部控制國家化
從國外的情況來看,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多是
一種外部力量推動的結果,從內部控制制度的受益
對象來看,也並不僅僅局限於企業內部,還包括其他
的利益相關者,如外部股東、債權人、政府等。針對
投資者風險意識普遍薄弱的情況,公司或公司的上
級管理部門,應面向廣大外部投資者和公司員工,定
期舉辦風險知識培訓班,運用實證或案例分析的方
法,分析近期利益和遠期利益的關系,強調內部控制
的重要性,形成一種人人都重視風險控制的環境。
3. 9 應注重內部控制制度的彈性設計
再完美的制度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設計者
應根據經營范圍、企業文化、科技水平等的變化,不
斷調整內部控制系統,同時要注意組織之間上下、左
右的協調關系。

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失效的原因分析
摘 要:民營企業要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加強管理,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在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體系與內容結構還有待完善,尤其是民營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更加薄弱。該文就民營企業的內部控制現狀及失效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民營企業;內控制度;現狀;失效原因;分析
在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背景下,作為民營企業,如何才能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競爭格局中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每一個民營企業管理者最關注的課題。瞬息萬變的市場加劇了企業之間的競爭,高科技的廣泛應用帶來了新的經營風險,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加強管理,提高效益,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現狀
(一)法人治理結構不規范
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及有效運行,有賴於企業內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結構。現代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使管理范圍增大,管理層次增多,管理職能逐步分解,客觀上需要一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內部控制,以保障所有者、經營者、債權人等的合法權益。但是,近年來,一些民營企業雖然形式上也建立了法人治理結構,但遠未達到內部權力制衡的效果。很多公司內部董事長、總經理由一人擔任,董事擔任監事的也屢見不鮮。許多企業的董事會成員大多由企業的經理人員擔任,董事會難以發揮監督經理人員的作用。監事會成員的薪水和職位的升遷大都由總經理或董事長決定,使監事會形同虛設,難以有效發揮其監督職能。財務會計信息系統的運作受企業經理的直接領導,財務監督被架空,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無法建立,內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運行。會計信息失真,專權獨斷等現象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影響了經濟秩序,是假數字、假報表出籠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執法不嚴的現象較為嚴重
內部控制制度重在執行,其中人的因素至關重要。有的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得較為完善,但由於單位領導人不夠重視,或執行人員業務水平有限,職業道德素質不高,造成內部控制制度有名無實,單位內部管理依然失控。如有的單位負責人私自對外投資,收益不入賬,中飽私囊;有的單位內部各職能部門都開設銀行賬戶和私設小金庫,資金管理嚴重失控;有的單位甚至發生負責人卷巨額公款外逃的現象。
(三)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滯後不能適應新的經濟情況
會計電算化已得到普及,互聯網迅猛發展,電子商務迅速興起,這些都帶來了新問題,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從目前來看,面對層出不窮的經濟新情況,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嚴重滯後。由於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滯後性,經濟生活當中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如財務人員利用專業會計軟體公司的技術人員更改原始電子賬簿,製造虛假會計信息,使會計信息嚴重失真並很難恢復到真實情況。
二、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原因
(一)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內控組織虛位
如一些經改制而組建的民營企業的管理者,他們的管理思想和經營方式還停留在行政領導的角色上,沒有從根本上轉變經營觀念,把企業當作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和經營個體。企業的公司制改造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我國許多上市公司雖然設立了董事會、監事會,聘任了總經理班子,但在實際工作中,董事會的監控作用嚴重弱化,「董事」不「懂事」,經常只是一個「虛職」,而且缺少必要的常設機構。總經理往往兼任董事或董事長,權力不能有效地被監督,一些機構設置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甚至根本就沒有設置,股份公司僅僅具有了現代企業的外殼,而沒有從根本上形成真正的法人治理結構,沒有明確界定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和管理者的許可權和責任。同時公司也還沒有形成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企業管理者的產生依然具有很強的政府色彩,這樣產生的管理者習慣於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治理」企業,而不是管理企業。大多數管理者還不習慣應用現代管理的控制方法,對下屬人員的工作不能實施科學、有效的監督。很多公司要麼沒有內部審計機構,要麼建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不能發揮有效的監督作用。由於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從而產生了大量「內耗」,無形中提高了公司的經營成本。
(二)風險意識差,內部壓力不足
由於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間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經營風險不斷提高。然而,從我國民營企業的現狀來看,企業的風險意識並沒有提到應有的高度,沒有形成風險意識,更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對一個持續經營的民營企業而言,常見的企業風險包括戰略風險(不恰當的行動綱領和發展規劃導致的風險)、經營風險(不適宜的經營手段導致的風險)、財務風險(失去融資能力或遭致無法承受的債務而導致的風險)、信息風險(不相關、不真實信息報告導致的風險)、環境與法律風險(環境驟變和政策不明朗導致的風險)、災害風險(戰爭、自然災害等人為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風險)。正是因為風險的存在,風險管理才成為必要。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建立風險評估系統,認識和分析企業整體目標及各活動層目標,以及影響這些目標實現的內在和外在因素、發生的概率及可能的後果,並採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因此,風險防範既是企業管理的必要部分,也是內部控制機制建立的內在動力。換句話說,內部控制的建立是與風險管理的要求相並存的。正是因為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企業才應該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系統,配合風險管理,實現企業目標。
(三)信息流通不暢,職責不清,責任不明
一個良好的信息系統應能確保組織中的每個人都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擔的特定職責。我國民營企業往往存在著「誰都可以管,誰都又可以不管」這樣一些區域。出了問題以後常常是互相推卸責任,互相指責,最終不了了之,無法追究責任。企業內部控制體制不順。主要表現在:會計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不當,業務交叉過雜,會計人員兼職過多,職責不明;會計的事前審核、事中復核和事後監督流於形式;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沒有建立內部審計機構,已建立內部審計機構的企業也未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內部審計工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支持。
(四)內控機制不健全,控制乏力
為了確保其指令被貫徹執行,民營企業管理者要制定各種措施和程序,一般包括授權和批准、職責劃分、設計和運用恰當的憑證、恰當的安全措施、獨立的檢查和評價等。為了保證控制目標的實現,民營企業必須制定控制政策及程序,並予以執行,管理階層必須確保其辨認並用以處理風險的行動已經有效落實。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活動中最大的一個薄弱環節就是考核獎懲機制不夠健全、有效。計劃可能是好的,但由於沒有人去考核,去檢查或者說沒有認真地去考核、去檢查,而只是搞形式,走過場,其執行效果往往很差。無論制度多麼先進、多麼完備,在沒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況下,都很難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而且,整個內部控制的過程必須施以恰當的監督,並通過監督活動在必要時對其加以修正。由於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的問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督很薄弱,管理控制的方法不夠先進,內部審計機構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五)會計人員素質較低
近幾年來,會計隊伍迅速擴大,但對會計人員的思想教育、業務培訓沒有跟上,有些培訓流於形式,根本起不到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作用。突出表現在:一些根本不具備從業資格,靠人情關系混進會計隊伍的人員,仍然呆在會計崗位上,這些人只憑管理者意志辦事,法律、准則、制度懂得不多,但卻沒有不敢造的報表,沒有不敢花的錢;還有部分會計人員無視財經紀律,為了個人利益,順從領導意圖辦事,甚至為討好領導,在弄虛作假上幫著出點子,造成會計信息失真,財務報表被歪曲等。 (六)外部監督乏力
為了加強監督,我國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監督(如財政、審計、稅務、證券監管等部門的監督)和社會監督(如注冊會計師、社會輿論等的監督)在內的企業外部監督體系。然而,如此大的一個監督體系其監督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各種監督的功能交叉、標准不一,再加上分散管理、缺乏橫向信息溝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監督合力;二是各種監督沒有按照設定的目標進行,有的甚至以平衡預算和創收為目的,監督弱化問題嚴重;三是不規范的執業環境和不正當的業務競爭,以及對注冊會計師監督不力,使得「經濟警察」的作用並沒有發揮出來。

4. 淺談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作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淺談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作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1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作用

1.1有利於維護社會各方面的利益

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不僅是為了公司的利益,同時也與中小投資者相關,也與代表著國家利益的大股東相關。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有利於企業制定出合理的改革,對企業逐步走向科學化、規范化運作,可以起到主導作用。

1.2有利於促使我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在股票市場的運營中,國有上市公司的經營績效是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靠的財務報告是我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的支柱。因此,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對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起著非常重要的支配作用。保證上市公司的標准化操作,必須加強外部監督管理和加強內部控制。通過實證研究表明,外部監督和管理非常重要,但只扮演著外部監督的角色,只有改善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有效地規范其操作,才可以促進資木市場的成熟,使市場規范的發展更加規范。通過對於內部控制和內

部審計的理解,與現代企業制度相結合,對上市公司的管理、研

究和探索,與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是分不開的。

2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2.1公司監管結構不健全

①股權結構不合理。股權的過度集中、國有股份的內部人員控制嚴重。

②責任淡化,對獨立董事和管理者缺乏有效的監督,很難實現監管責任。

③董事會和監事會缺乏權威性,不能發揮監督作用。

④董事長兼總經理的現象非常普遍。

我國的許多上市公司都建立了法人治理結構,從表面上看,我們的監督和評價存在先天不足和後天體制不完善兩大問題。中國的資木市場相對落後,相關體制改革滯後,現代企業制度不健全,導致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產生缺陷。其次,審計領域審計職能的狹窄和過於單一,不合理的內部培訓機構,培訓人員素質和道德素養不高等,是後天發展不完善的表現。

2.2上市公司沒有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由於上市公司缺乏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理解,對於怎樣彌補內部控制缺陷的問題引起了許多上市公司的熱論。由於內部控制人員對控制理論知識的缺乏,沒有準確認識內部控制的目標、內容和原理機制,導致其干擾了內部控制環境,導致出現風險控制機制薄弱、監管不力等問題。

事實上,我國的許多上市公司內部管理不規范,缺乏相關的內部控制系統,缺乏科學合理的監管體制,特別是對監管部「l缺乏約束力,很多規章制度被忽視,缺乏有效的措施來保證和實施內部控制體制。風險管理意識差是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使市場競爭激烈,我國上市公司正面臨著戰略調整和結構周期性調整的雙重壓力。上市公司有著強大的規模,充足的資木率,雖不像中小企業會因為資金短缺和毀滅性的金融風險而受到發展限制,但由於風險管理方面的不足,這樣的大型機構可能也會面臨新的危機。

2.3上市公司缺乏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上市公司缺乏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內部審計是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一部分,而且內部控制的審計在整個內部控制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目前,大多數上市公司的審計不能充分施展其功效,最主要的原因是內部審計獨立性的缺失。

首先,上市公司內部審計的粘附現象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很難做內部審計。

其次,對內部審計職能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

再次,內部審計人員專業素質不高,許多會計人員兼任審計職責,審計時不能很好地運用相關的`知識。

最後,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力度不足,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或在某種程度上能反映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和實施期間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到只有少數上市公司設立執行委員會和董事會,這表明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沒有全面的在上市公司內部實施,內部控制在很多上市公司只流於形式。

2.4審計人員對內部控制評審技術的掌握不夠

在審計實踐中,我國內部控制評價的使用並不樂觀。從我國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審計的內部控制評價過低。因為每個組織管理水平有限,內部控制系統並不健全或執行不力,控制的審計評價技術掌握不充分的原因,使科學和標准化的內部控制評價沒有得到應有的審計。國家的審計模式仍然泛應用於各種領域,分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即使是發展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審計,也經常關注和評價會計控制,忽略了其他相關的內部控制工作、

3如何加強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監管

3.1加強風險管理意識,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經濟的高速發展,使處於穩定狀態的中國上市公司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然而近年來,全球經濟危機的爆發和蔓延,中國上市公司遇到了史無前例的困難和挑戰,隨之對風險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國上市公司需要強化風險管理意識,在企業內部設立專門的風險預測,降低企業風險。此外,中國的上市公司也應該學習發達國家的企業的經驗,借鑒國外先進的風險管理方法,提高上市公司的風險管理和預測水平。

3.2改善企業的內部監督

必須有效地改善內部監督,改善內部監督的有效性。為了保證內部監管的獨立,應該多目標決策,充分發揮監事會的各自功能,通過外部監督系統,引入完全外部監事或獨立董事,加強監督職能。在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中,內部審計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公司需要增加高度重視內部培訓,在第一時間組織結構,提供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充分調動有關人員的積極性。 其次是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更好地發揮內部控制的監督功能。

;

5. 論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改進: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案例

【摘要】 我國2008年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2010年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標志著我國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同時也對我國的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上市公司的實施情況來看,還存在許多問題。文章主要論述了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其產生的原因,並對如何完善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 上市公司; 內部控制; 問題; 改進
一、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公司治理結構不健全
一是股權結構不合理。股權過於集中,國有股一股獨大,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二是董事責任淡化,董事會缺乏獨立性,從而難以對經理層實現有效的監督。三是監事會未能充分發揮監督作用,缺乏權威性。四是董事長兼任總經理的現象相當普遍。因此,在我國很多上市公司,表面上建立了公司治理結構但實際上更多的是流於形式。
(二)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
一些上市公司機構臃腫、管理層次過多和效率低下;一些上市公司缺乏嚴格的內部監督機制,以致決策和執行程序混亂,問題頻發;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的組織機構設置,仍然是重視縱向的權利、義務關系,而忽視橫向的協調關系,導致同級部門間信息溝通不暢,缺乏協調配合等等。
(三)企業文化缺失
很多上市公司忽視企業文化對企業管理的積極影響,只重視管理 規章制度 的建立和機械性實施,而沒有探索和總結形成企業自身的文化,忽視了現代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一些上市公司領導還借建立企業文化之名來塑造個人形象,對內搞個人崇拜實現個人專斷,對外擴大個人知名度撈取社會利益或政治資本。一些上市公司「所謂」的企業文化,主要為對外擺擺門面,在企業內部根本形不成文化理念,起不到任何實質性作用。
(四)風險控制薄弱
一是風險控制意識淡薄。個別上市公司高層管理者仍未樹立足夠的風險意識,或只把風險控制當做講話的時髦詞,沒有從思想上真正意識到風險控制的重要性。二是風險控制機制缺乏。一些上市公司領導雖然意識到風險控制的重要,但並不知如何建立和完善風險控制機制,在制定製度、作決策和管理活動中仍然缺乏必要的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控制機制。
(五)控制活動不力
一是有些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內容空洞,「原則性」的要求多於具體措施,缺乏可操作性的控制活動。二是有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中所制定的控制活動相當一部分存在紙上談兵、不切實際的問題,無法落實到管理過程之中。三是有的上市公司對控制活動的實施缺乏必要的檢圓閉敏查、考核和獎懲橘枝措施,控制活動執行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另外,內部控制從業人員素質不高,不能夠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加以正確認識,或對控製程序和措施缺乏正確的理解,對內部控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缺乏正確的判斷,也使控制活動失去應有的作用。
(六)內部審計作用難以發揮
一是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不合理。多數上市公司將內部審計設置在公司管理層,同時接受管理層和董事會審計委員會領導。而審計委員會基本上處於虛置狀態,內部審計完全聽命於管理層,難以發揮其在內部治理中的作用。二是內部審計工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監督范圍過於狹窄,多局限於對會計監控的層面,監督職責落不到實處。三是內部審計隊伍素質整體不高,內部審計人員缺乏經驗和必要的現代內部審計技術與手段等。
二、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我國內部控制理論發展相對落後
內部控制理論研究在西方國家始於20世紀初,至今已形成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而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學術界才開始對內部控制進行探討和研究,直到2008年發布《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2010年發布《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才標志著我國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雖然有的學者也較早地引進了美國《內部控制——整體框架》中關於內部控制建設的問題,但也僅僅停留在理論引進上,缺乏實踐中的運用。內部控制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後,使上市公司制定和實施內部控制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對內部態散控制的認識不足
由於缺乏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造成了有些上市公司對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的重視不足;由於對內部控制理論的掌握不夠,內部控制知識缺乏,不能正確理解內部控制的目標、內容要素和原理機制等,造成了內部控制環境紊亂、控制活動不力、風險控制機制薄弱、監督體制不順等問題。事實上,我國許多上市公司並不缺乏與內部控制相關的規章制度,但這些規章制度往往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尤其對管理當局缺乏約束力,甚至在執行中,許多規章制度經常被束之高閣,缺乏有效措施保障內部控制的實施,使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
(三)受成本效益原則的影響
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需要投入相當大的人力財力物力。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對美國上市公司的一份 調查報告 中顯示:在美國薩班斯法案出台後,美國上市公司為了適應法案的要求,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完善公司內部控制。在所調查的收入200億美元的大型公司中,平均85%的企業投入資金超千萬美元、60%的企業投入十萬小時以上來健全內部控制;收入在50億到200億美元的企業中,有近41%的企業投入超過五萬小時來完善公司內部控制。而在我國,許多上市公司出於成本效益問題的考慮,不願在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方面進行必要的投入,甚至有些上市公司為了節約成本,省略應有的對關鍵控制點的控制,造成內部控制的嚴重缺失。
三、對完善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建議
(一)強化監管,保證內部控制規范的實施
目前在我國上市公司還未能將建立完善內部控製作為自覺行為的情況下,採取強制的方式來強化對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的監管,顯得非常必要。為此建議:
1.以法律形式強化監管,為內部控制的實施提供法律保障。即以法律形式明確上市公司管理當局在公司內部控制設計、運行、評價和報告中的義務並設定相應的法律責任。將內部控制的執行問題提高到法律的高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高層管理者凌駕於內部控制之上。一旦高管人員超越內部控制,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6. 中航油案例, 從內控角度分析

二、原因分析
(一)控制環境失效
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決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發揮作用,是內部控制其他因素作用的基礎,直接影響企業內控的貫徹執行,是企業內控的核心。中航油事件正是由於內部治理結構存在嚴重缺陷、外部治理對公司干涉極弱導致的。「事實先於規則」,成為中國航油(新加坡)在期貨交易上的客觀寫照。中國證監會的監管人士向媒體透露了這樣一個經過:中國航油(新加坡)在2001年上市後並沒有向證監會申請海外期貨交易執照,後來證監會看到其招股書有期貨交易一項,才主動為其補報材料。中航油用新加坡上市公司的身份為掩護同國內監管部門展開博弈,倚仗節節上升的市場業績換取控股方航油集團的沉默,從而進入期貨和期權業務;而監管方對此不僅沒有追究到底,還放任其「先斬後奏」的行為,直至投機和虧損的真實發生。而中航油的董事會更是形同虛設,普華永道對公司董事會成員、管理層、經手交易員進行詳細問詢,出具了詳細的調查報告。透過當事人之口,中航油(新加坡)這家一度被認為是「樣板」的海外國企,內控混亂不堪、主事人不堪其任、治理結構闕如紙上談兵。
(二)風險意識薄弱
中航油內部的《風險管理手冊》設計完善,規定了相應的審批程序和各級管理人員的許可權,通過聯簽的方式降低資金使用風險;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風險管理軟體系統將現貨、紙貨和期貨三者融合在一起,全盤監控。但是自2003年開始,中國航油的澳大利亞籍貿易員Gerard Rigby開始進行投機性的期權交易;陳久霖聲稱,自己並不知情。而在3月28日獲悉580萬美元的虧損後,陳久霖本人同意了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Cindy Chong和交易員Gerard Rigby提出的展期方案。這樣,陳久霖親自否定了由他本人所提議擬定的「當任何一筆交易的虧損額達到50萬美元,立即平倉止損」的風險管理條例,也無異於對手下「先斬後奏」的做法給予了事實上的認可。
(三)信息系統失真
中航油(新加坡)通過做假賬欺騙上級。在新加坡公司上報的2004年6月份的財務統計報表上,新加坡公司當月的總資產為42.6億元人民幣,凈資產為11億元人民幣,資產負債率為73%。長期應收賬款為11.7億元人民幣,應付款也是這么多。從賬面上看,不但沒有問題,而且經營狀況很好。但實際上,2004年6月,中航油就已經在石油期貨交易上面臨3580萬美元的潛在虧損,仍追加了錯誤方向「做空」的資金,但在財務賬面上沒有任何顯示。由於陳久霖在場外進行交易,集團通過正常的財務報表沒有發現陳久霖的秘密。新加坡當地的監督機構也沒有發現,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還被評為2004年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這么大的一個漏洞就被陳久霖以做假賬的方式瞞天過海般的掩蓋了這么久,以至於事情的發生毫無徵兆。
(四)管理失控,監督虛無
中航油(新加坡)董事兼中航油集團資產與財務管理部負責人李永吉身,沒有審閱過公司年報。其次,即使李永吉想審閱年報,也有困難。因為身為海外上市公司董事,他英語不好,所以不能從財務報表中發現公司已經開始從事期權交易。莢長斌兼任中航油(新加坡)董事長及中航油集團總裁。他強調,由於中航油集團並沒有其他子公司在中國以外上市,所以董事的職責對他而言是不熟悉的。他指出,直到2004年11月30日,董事會一直都沒有對陳久霖有「真正的」管轄權。與李永吉一樣,莢長斌聲稱,語言障礙使得他對中航油(新加坡)缺乏了解和監管,而且,盡管身為中航油(新加坡)董事長,他的財務信息卻來自位於北京的中航油集團財務部。同時,由於監事會成員絕大多數缺乏法律、財務、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和素養,監事會的監督功能只能是一句空話。而內部審計平時形同虛設,這種監管等於沒有。在經營過程中內部控制失效、董事會和監事會監督功能虛化、缺乏必要的內部審計,中航油的悲劇就這樣產生了。
三、思考
中航油事件給大型國有企業敲響了警鍾。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雖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但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已經引起企業的重視。中航油內部控制的失敗,更是引發了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新思考:
(一)必須健全管理機構,理清管理職責。
現代企業制度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導致經營管理者實質上擁有了企業控制權,由此管理者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監督評價自己,勢必產生濫用職權、牟取私利、獨斷專行等後果。對內部控制而言,一個積極、主動參與的董事會是相當重要的。如何實現董事會對經理人員的監督,是企業日常監督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只有發揮董事會的作用和潛能,股東及其他利益團體的利益才能真正受到保護。
(二)應從細節控制轉向風險管理。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可能脫離其賴以生存的環境及企業內外部的各種風險因素。制定風險管理目標是控制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企業要在整個組織內部制定協調一致的目標,找出企業關鍵性的風險因素,進行風險評估,設置關鍵控制點。由於有限的管理資源和可觀的控製成本,使得企業的精力不能放在所有的細枝末節上,所以,就要求董事會和管理層特別重視可能發生重大風險的環節,且將風險管理作為內控的最主要內容,從而提高決策者判斷、控制和駕馭風險的能力。
(三)應從關注內控建立轉向內控運行和評價。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設計內控時,也是花了相當大精力的,但在如何保證實施制度方面,卻缺乏應有的措施。因此,內控必須要有一個監督機制來促使它的執行。內部審計是企業自我獨立評價的一種活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本身在企業中不直接參與相關的經濟活動,處於相對獨立的位置,但同時又處在各項管理活動中,對企業內部的各項業務比較熟悉,對發生的事件比較了解。公司的內部審計直接對董事會負責,任何重要的審計決策都經董事會批准。這既保證了公司內部審計的相對獨立性,又保證了其權威性。在這樣的前提下,內審部門通過對內控的審查和評價,可以從中找出控制薄弱點,發現內部控制不盡完善和執行無力之處,進而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以監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執行。
(四)內控的對象應從基層轉向高管。
中航油事件的致命原因從根本上說是個人權力過大,缺乏對個人權力的有效制約和監管,使得個人凌駕於制度之上,制度得不到執行。一個表面看起來制度規章明確、組織健全、人員齊備、技術先進的內控或風險管理體系,其在實際運行中能否有效管理風險和防止重大損失的發生,關鍵在於高層領導在這個體系中所發揮的作用。這不僅因為他們是內控的首要責任主體和最基礎的推動力,更重要的是他們本身所擁有的絕對權力,所以高層領導必須納入到以相互檢查和權力制衡為基本原則的整個內控體系中,成為控制和約束的重要對象。否則,高層領導將具有超越內控約束的特殊權力,從而導致整個內控或風險管理機制形同虛設,從根本上喪失有效性。

熱點內容
免費益盟操盤手股票軟體 發布:2024-05-14 23:27:03 瀏覽:228
科創板注冊上市企業名單 發布:2024-05-14 23:26:00 瀏覽:732
購買汽車印花稅計入什麼科目 發布:2024-05-14 23:11:56 瀏覽:644
公司貸款交不交印花稅 發布:2024-05-14 23:01:02 瀏覽:311
哪些證券公司可以新三板開戶 發布:2024-05-14 22:52:05 瀏覽:680
股票黃線表什麼意思 發布:2024-05-14 22:37:55 瀏覽:95
匯盈炒股軟體優化版 發布:2024-05-14 22:11:49 瀏覽:275
行業股票市場價值分析 發布:2024-05-14 22:07:26 瀏覽:962
股票的分析維度 發布:2024-05-14 22:07:20 瀏覽:394
南坪股票配資 發布:2024-05-14 22:02:01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