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場竅門 » 時代地產股票分析報告

時代地產股票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 2024-05-04 17:49:26

『壹』 多因素推動地產股集體大漲,結構性政策、因城施策並舉改善市場預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 12月21日,地產股掀起漲停潮。截至收盤,香江控股、泰禾集團、宋都股份、嘉凱城、藍光發展、京投發展、大悅城等20餘只房地產開發股票漲停。融創中國、祥生控股、朗詩地產、旭輝控股、時代中國等港股也迎來大漲。
據東方財富板塊排行,21日A股漲幅前三的行業為房地產服務、房地產開發和裝修建材,漲幅分別為7%、5.7%和3.6%。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認為,地產股大漲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央行下調LPR,近日央行、銀保監會發文支持優質房企並購出險和存在困難的房企優質項目等。李宇嘉表示,疊加各地開始出台政策紓困樓市,大致可以判斷樓市政策暖風會越來越大。
李宇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目前房地產整體風險預期還比較大,政策從以往的需求端直接刺激轉向結構性紓困。「從政策底走向市場底還會經歷比較長的時間,今年12月到明年1-2月市場都會比較差。」李宇嘉說。
結構性政策持續正向引導行業預期
1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1年期LPR為3.8%,較上月下調5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為4.65%,連續20個月未變。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認為,本次LPR報價下調的直接原因是近期降準的引導, 5年期以上LPR繼續維持不變,表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房貸利率造成普降影響。但信用寬松窗口正在開啟,在「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要求下,開發貸和按揭貸都有適當放鬆的可能性。
從市場情況來看,部分地區房貸利率已經開始回調。貝殼研究院監測的103個城市12月主流首套房貸利率為5.64%,二套利率為5.91%,均較11月回落5個基點,其中有40%的城市房貸利率環比下降。四季度以來,首套、二套房貸利率較9月高點累計回調10個、8個基點。12月平均放款周期為57天,較11月縮短11天。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指出,103個重點城市房貸利率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放款周期縮短到2個月以內。在「良性循環」指引下,信貸環境的持續改善將對年底市場成交帶來利好,帶動市場底部修復。
與此同時,據多家媒體報道,近日央行與銀保監會聯合出台通知,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好重點房企風險處置項目並購的金融支持和服務,重點支持優質房企兼並收購一些出險和經營困難的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優質項目。
中指研究院分析認為,該通知的出台,將積極推動化解當前多發的房企流動性風險,並且在不改變房地產融資政策大方向的前提下,對房企融資進行定向放鬆。優質企業可抓住融資窗口期積極尋找優質項目,出險房企要利用政策和市場條件穩妥處置問題項目、風險企業項目。
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城市與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財務與金融系教授況偉大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房地產債務風險是房地產風險的主體和防範重點,一旦房地產債務大規模違約,產生信用風險,會對整個經濟部門造成沖擊甚至危機。
實際上,12月3日銀保監會就指出,要在落實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的前提下,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做好對房地產和建築業的金融服務。根據各地不同情況,重點滿足首套房和改善型住房按揭需求,合理發放放個地產開發貸款、並購貸款,促進房地產行業和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認為為促進合理購房需求正常釋放,後續5年期LPR利率也有調降可能。
李宇嘉則表示,政策將繼續扶持房地產,但屬於結構性政策,目前降低LPR僅針對一年期,一定程度上表明宏觀層面仍避免發出明顯刺激市場回升的信號。
多地多政策支持合理住房需求
近期央行、銀保監會等多次發聲糾偏房地產政策,正向引導房地產行業預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要加強預期引導,強調要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在需求端,近期多地推出多種政策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包括提供購房補貼,發放優惠券,對購房契稅進行補貼,放寬公積金貸款限制等。
其中發放購房補貼最為常見。多地針對人才、新市民、三胎家庭等特定人群發放購房補貼。
如12月13日蕪湖印發青年英才購房補貼發放細則通知,對符合條件的人才發放購房補貼,最高補貼房款的10%。10月11日寧波發布奉化區人才購房補貼公告,為符合條件的人才提供8-100萬元的購房補貼。南通海安為支持二孩、三孩家庭購房,每平方米分別補貼200元和400元;哈爾濱則將購房補貼的范圍擴大到人才和新市民;長春為人才和進城農民提供購房補貼,人才和農民每平方米的購房補貼分別為50元和80元。
多地為鼓勵購房發放優惠券。如12月9日桂林發布文件,提出為12月在桂林五區購買新房的購房者發放消費券,金額為成交合同額的1%,可在本地商貿企業購買百貨、家電、車輛等,並對銷售面積靠前的項目進行相應的消費券獎勵。推出類似做法的還有長春等地。
除此之外,多地為降低購房成本,對購房者進購房契稅補貼,如12月10日衡陽發布新房和地下車位財政購房補貼實施方案,對滿足條件的購房者補貼15%-50%的新房契稅補貼和80%的地下車位契稅補貼。推出類似政策的還有開封等地。
適度放寬公積金貸款限制或定向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也是刺激合理住房消費的常見舉措。如12月13日惠州發文允許人才提取住房公積金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可足額申請高級人才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高額度,夫妻雙方合計最高貸款150萬元等。哈爾濱放寬二手房公積金貸款房齡年限要求等。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多地針對性鼓勵合理住房需求,尤其是人才的住房需求,是基於希望支撐和拉動地方產業、推進職住平衡目標的考慮衍生而來,一定程度上會對樓市帶來一定利好,但影響有限。
許小樂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後期可能還會有城市繼續跟進購房優惠補貼政策,相關政策會有一定的持續性,目的是改善市場預期,提振居民住房消費信心,最終促進樓市回歸平穩。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11月30日,河北保定發布全面推進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取消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商品房項目的限價和限購政策,公積金貸款額度上浮20%。
況偉大認為,限購、限貸是真正能體現房住不炒的一個重要決策。支持改善性住房在內的居民合理購房需求,並不意味著熱點城市會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熱點城市供求關系緊張,要通過較高的二套房首付限制,來重點滿足首套房的住房需求,一旦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可能會加劇目前基本住房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也與共同富裕的要求相悖。只有供求關系寬松的城市,才可能適當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

『貳』 地產股洶湧上漲,預售金松綁傳言是否過度解讀

2021年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鏈普遍承壓,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就是預售資金監管變得異常嚴格。在樓盤停工多點開花的大背景下,許多城市的預售金監管政策層層加碼。

新春來臨,房企預售金監管或許迎來松綁。2月10日晚間,市場消息稱「全國性的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管理辦法」已於近日制定出台,要求各地方根據工程造價合同等核定重點監管資金額度。此舉意味著,去年下半年來趨緊的監管局面有望得到放鬆。受此消息刺激,11日上午,房地產開發、家居裝修、建築、地產中介代理等板塊齊聲上漲,多股漲停。

對於這一「利好消息」,多位房地產業內高管及一線投融資從業者對第一財經發表了謹慎觀點。首先是地方和企業層面尚未接到正式通知或看到正式文件出台;其次,即便消息屬實,房地產從業者普遍認為對行業利好有限。

「對信用已崩潰的那部分房企不會產生實質正面影響。」一名受訪者表示。

此外有業內人士指出,按照工程造價總額為基數進行監管額度計算並不是新事物,此前很多地方政府已經按類似辦法執行,因此未必能帶來太多資金量釋放。

A8只地產股漲停

2月11日,房地產及其上下游產業鏈板塊一掃陰霾,領跑股市。

截至中午12時,A股裝修建材板塊整體大漲3.3%,建築板塊整體漲2.8%,房地產開發板塊漲1.2%。港股地產代理板塊漲4.74%,樓宇建造板塊整體漲3.4%,家居裝修零售板塊整體漲3.3%,地產發展商板塊漲1.3%。

具體看上市企業,上午開盤後不久,A股的泰禾集團、榮安地產、南山控股、天保基建、金科股份、京投發展、嘉凱城、中國武夷8隻股票漲停,新城控股漲6.3%,萬科A漲2.3%,陽光城漲1.0%。港股內房股中,時代中國漲7.8%,富力地產漲7.3%,世茂集團漲6.6%,中國奧園漲6.4%。港股地產代理上市公司易居企業控股漲幅達5.4%。

為何一則關於商品房預售資金管理的消息,能讓股市掀起這么大的波瀾?這對房地產究竟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過去,商品房預售款監管的具體辦法由各地地方政府制定,標准和實施細則都不統一。有城市要求預售款全額轉入監管賬戶並監管40%-50%,也有城市僅監管5%。但去年下半年以來,由於房企資金鏈緊張,多地出現房地產開發項目停工現象,因此很多城市趕緊給預售資金監管套上「緊箍咒」,嚴格限制房企取用預售資金。

有統計顯示,去年下半年,超過40城收緊了預售資金監管,如上調監管額度佔比、「將全部購房款納入監管」、不再區分重點監管和一般監管、提高支付節點要求、拉長支取時間等。此外,在執行層面,監管部門對於企業盤活預售資金的方式、工程進度及質量等核查也更趨嚴格。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稱,多地通過收緊預售資金監管預防「交付風險」,有利於維護購房者權益,但部分城市出現了過度收緊的情況,這對於財務結構較為一般的房企而言,意味著在艱難時刻遭遇更大的流動性壓力,使企業整體償付和投資能力受到影響。

監管的層層加碼,導致一種奇怪的現象出現了——很多房企賬本上躺著幾百億,但實際可靈活動用資金只有幾億,甚至還不了兩三億的債務,最終出現實質性債務違約,從而引發違約的「雪球」越滾越大。

此前,已有不少房企反映,資金鏈壓力大的主因就是遭遇了預售資金的強監管。「去年上半年累死累活降價促銷賣掉一批房,但是最後能回到集團的資金還不到30%,這樣房企想自救也很難。」一家20強房企內部人士曾對第一財經表示,該公司去年11月發生債務違約。

據了解,在資金監管上,各地標准不統一,有些地方卡得特別嚴。「有房企出險後,其他正常經營企業去取錢時,也被卡得很死,拿不出來資金就會比較麻煩。」一家頭部房企的投資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

根據市場消息,新出台的全國性的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管理辦法,與舊版規定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明確對預售資金的規定進行了全國統一,要求由市縣級城鄉建設部門根據工程造價合同等核定,能確保項目竣工所需的資金額度,當賬戶內資金達到監管額度後,超出額度的資金可以由房企提取自由使用。

在虎年春節之前,就有消息稱,全國性的預售資金解綁政策正在起草制定中,以緩解地產行業流動性壓力。盡管當時只是一則傳言,也引發了不小的關注度。因為在房地產企業可依仗的資金中,賣房回款是確定性最高的類別,因此預售資金放鬆政策被寄予很大期待,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房地產行業情緒就會空前高漲。

出險房企依然會被按住

值得提及的是,截至目前,有關「全國性的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管理辦法」並無任何正式文件對外公開。市場消息流傳後,第一財經采訪了多家頭部房企,但身處市場一線的地產公司還未接到正式文件或通知。

「文件是住建部牽頭做的,但目前下面都還沒有看到。」一家大型房企的區域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

一家TOP20房企內部人士則告訴記者:「看到消息後,就咨詢了我們總部所在地房協,房協也還沒有看到相關文件。」

「還沒有看到正式文件,傳得風風雨雨,希望它是真的。」某TOP20房企CFO稱。

大部分房企人士都認為,如果消息屬實,確實是對行業的整體利好,但具體細則如何、何時推行、各地如何落地執行等,目前都沒有底,因此一線從業者的態度基本是謹慎的。

一家頭部房企投資部負責人表示,目前國家確實是希望銀行對房企加大放款力度,但銀行放下來的貸款(主要是開發貸和按揭貸)都進了監管賬戶,取不出來,如果不把監管賬戶規范起來,相當於上層的政策出來,到了尾端控制不了。

某TOP20房企的CFO則認為,政策如若屬實,那麼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過去在預售資金監管這塊,有地方做得「過火」,甚至有出於私利將房企資金放到第三方賬號並挪用的現象,新政策對於過往亂象有糾偏的作用。對於行業來說,應該回到正常范疇,該監管的就監管,不該監管的就放回給房企。

對於政策後續影響,該CFO認為,對於不同房企的影響要區分看待。信用好的房企,是收獲了重大利好,本身這些企業的資金監管就相對比較松,跟出險房企是不同的。出險房企的監管賬戶資金,接下來依然會被「按得死死的」。政策並不是雪中送炭,也不是江湖救急,政策不會影響行業洗牌,只是讓優質房企有空間和實力去收拾爛攤子。

「對出險房企來說,影響不大,因為現在很多項目是合作的,合作項目的資金之前都不敢分配,現在即使把錢盤回來,考慮到合作方的風險,一樣不敢分配。」他表示。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稱,從最近各地的預售政策變化看,基本都是有松綁有收緊,核心依然是針對信用高的企業相對放寬,針對資金鏈緊張的企業反而繼續收緊,一方面可以釋放市場整體資金流動性,另外一方面保證了購房者的基本權益被保障。

一家TOP20房企的一線融資業務負責人認為,後續影響仍要分城市來看,因為盡管全國統一出政策,但具體細則制定和執行仍然要靠地方,「我們的預售資金監管戶余額確實是很大的,能釋放多少現在真不知道。」

多方博弈

同時,在業內人士看來,即便預售金監管政策有所松動,未來在執行層面,也大概率會出現地方政府、房企、項目合作方的多方博弈。

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去年以來房企暴雷、項目停工的情況,確實帶來巨大壓力,尤其是部分房企資金「十鍋九蓋」,為了保交樓,地方政府不得不對預售金監管層層加碼。

「上面喊話容易,但責任還是落在地方,地方政府責任是很大的。所以新政策要落地也不是那麼容易,貫徹政策不可能一刀切,肯定會差異化處置。」上述TOP20房企CFO預估,出於擔責考慮,地方政府在執行政策時會嚴謹考慮地方具體情況。

某頭部房企投資負責人也認為,現在誰都不敢保證公司不會出事,尤其民營房企,地方政府的態度依然相當謹慎。

而且實際上流傳的「新規」並不是新事物,此前很多地方政府已經採取類似辦法執行了。根據華西證券對50城此前預售資金監管政策的調研,按照工程造價總額為基數進行監管額度計算早已是一種主流方式,比如:大連要求重點監管資金額度按照工程預算清冊總額的110%計算,寧波要求按照工程造價的130%計算。這與流傳的新政中「市縣級城鄉建設部門根據工程造價合同等核定」的要求並沒有太大區別,因此並不會帶來太多資金量釋放。

有業內人士指出,有些城市按照新政策來計算,不僅不會放鬆,還可能趨嚴。比如北京此前要求預售金重點監管額度不得低於5000元/平方米,如果北京的實際工程造價超過5000元/平方米,則重點監管額度反而上升。

億翰智庫認為,預售資金監管嚴厲有其合理性存在,主要是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然而此前政策嚴厲程度似乎超出了預期,對於企業而言雪上加霜。因此,預售資金監管應該適度合理化,在市場和企業間找到平衡點。若消息為真,無疑將減輕企業資金負擔,但即使是放鬆,大概率也是在保障房屋正常交付的基礎上做適度的調整,不會有大范圍的松動,適度調整之後的資金或優先用於支付拖欠供應商的欠款等,這種適度調整對企業本身的幫助或許並不大。

此外,億翰智庫表示對於杠桿特別高、信用已崩潰的民營房企,預售資金監管大概率不可能有所松動,松動之後無法保證企業能夠順利實現項目交付。因此放鬆的主要對象仍將是信用較高的、經營穩健型的企業。不同城市的基本面也有差異,若某一城市內爛尾項目普遍,大概率不會明顯放鬆。

「即使出台全國性的預售資金監管新政,也不意味著放鬆預售資金監管。地方政府為了保障購房者權益會明確。整體上看,部分城市因前期過度收緊可能有所放寬,具體執行還會因城施策。」張大偉稱。

『叄』 寧德時代股票目前為止的最高股價和最低股價分別是什麼

寧德時代股票目前為止的最高股價是582.20元,最低股價是29.57元。

1.寧德時代是中國鋰電池龍頭企業,市場佔有率非常高;

2.寧德時代擁有核心技術,競爭力非常強;

3.寧德時代處於風口,後期可能還會有上漲空間。

新能源汽車革命已經到來,越來越多的新能源產業鏈公司得到了資金的追捧,隨著恆大,小米和華為加入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也變得非常激烈。寧德時代作為鋰電池的龍頭企業,更是得到了大家的關注。寧德時代最低價29.57,最高價582.20,上市3年多時間,寧德時代漲了接近20倍,這可以說是最近幾年的大黑馬。

三、調整之後的寧德時代還有上漲空間

寧德時代創出新高之後,現在一直處於調整狀態,隨著新能源汽車不斷普及,對鋰電池的需求越來越多,寧德時代擁有絕對的核心技術,市場壟斷地位進一步提升,寧德時代接下來可能還會有上漲空間。

對於龍頭企業,一定要多一點耐心,這樣才會獲得更多收益。

『肆』 怎麼分析和選擇股票呢

1、對大盤,大盤股(白線)上得比小盤股(黃線)快,要出現回調,而黃線上漲比白線快,則會帶動白線上。

2、漲跌比率大於1而大盤跌,表明空方勢強,反之多方強。此狀況高位看跌低位看漲。

3、成交量大的股票開始走軟,或者前期股市的熱門板塊走軟,當小心行情已接近尾聲。

4、股票基本走軟,市場在熱點消失還沒有出現新市場熱點的時候,不要輕易去買股票。

5、成交量屢創天量,而股價漲幅不大,應隨時考慮派發,反之成交量極度萎縮不要輕易拋出股票。

6、大盤5分種成交明細若出現價量配合理想當看好後市,反之要小心。

7、成交量若上午太小,則下午反彈的機會多,如上午太大,則下午下跌概率大。

8、操作時間最好在下午,因為下午操作有上午的盤子作依託,運用60分種K線分析,可靠性好。

9、上漲的股票若壓盤出奇的大,但最終被消滅,表明仍會上漲。

10、一般股票的升跌貼著均價運行,若發生背離將會出現反轉。

11、盤面經常出現大手筆買賣,買進時一下吃高幾個檔位,表明大戶在進貨。

12、個股在盤整或下跌時,內盤大於外盤,且陰線實體小,成交量大,日後該股有行情的可能性大;大盤暴跌,而該股沒跌多少或者根本沒跌,下檔接盤強,成交放得很大,後市有戲的可能大。

13、股價上沖的線頭(曲線)絕對的多於下跌的線頭時當看好該股。

14、在下跌的勢道里,應選逆勢股;在上漲的勢道里,應選大手筆買賣的股票。

15、開盤數分種就把股價往上直拉,而均線沒有跟上,往往都是以當天失敗的形式而告終。

16、當日下跌放巨量,但收的陰線實體不大,而且大部分時間在昨日收盤以上運行,第二天漲的機會多。

17、漲幅在5-7%以上,內盤大於外盤,高點不斷創新,低點不斷抬高,說明有機構大戶在進貨。

18、分價表若是均勻分布說明大戶不在裡面,否則有大戶介入。

『伍』 為什麼說買房不如買房地產股

去年聖誕節,泰禾老總黃其森喊出了「2018年銷售額2000億」的豪言之後,不僅招致深交所的問詢,也吸引了大批投資者對房地產板塊的側目和鈔票。新年伊始,國證地產指數(399393)已上漲11%,同為國證地產指數成分股的藍光發展,更是拋出了一個瘋狂的股票期權計劃:解鎖條件為未來三年復合增長率51%!而它當時的TTM-PE才僅僅19,在區域地產商之中並不算多高。

看看這解鎖條件,按第一年的預計業績計算,PE就已經降到12,PEG低至0.2,成長+低估股中的戰斗機。

當然比起泰禾這樣准備銷售額一年翻番的雄心壯志,藍光發展利潤年復合50%多的解鎖目標也只能算做「小目標」了,但這種奪路狂奔的氣勢確實少見。眾所周知,這幾年各大城市的房產限購政策每半年左右就要來一輪,一輪比一輪嚴格,一輪比一輪慘烈,各地房產交易市場逐漸冷清,加上房產稅勢在必行,房地產股票似乎陰雲密布。但股票市場向來就不是順應人性的地方,炒來炒去,炒的只有倆字:

預期

大漲之後的「利好出盡是利空「、陰跌之時突然暴漲的」利空出盡「,雖然說起來都像是事後諸葛亮,卻無時不刻的在展示當時市場的偏好:喜歡講業績,還是更愛畫大餅做PPT;偏愛腳踏實地的確定利潤,還是去押寶業績反轉的時刻。找准偏好,超越預期,是股票持續上漲的重要因素。

房地產行業的預期

我們觀察商品房銷售面積單月同比在由正轉負時,整個行業增速減緩,房地產股票收益率卻開始持續跑贏大盤:

這件事可以簡單地理解成利空出盡,畢竟國N條緊接著再來國X條,也無法讓寒冬把整個行業凍死。老百姓對高房價苦不堪言,又憧憬著何日中國能像美國那樣以金融和高科技產業作為主要經濟增長點,而不是房地產。但是大家心裡也明白:房價跌一點,門檻降一點,身邊就有無數人沖進售樓處,也輪不上自己;再者,房地產仍然是國內最重要的支柱產業:據官方數據,2016年房地產業增加值佔全年GDP的6.5%,而如果再包括上下游產業,這個數字將達到34%——當然,這么機密重要的數字是外國機構在2015年計算的,僅供參考。

深究起原因,地方財政仍然很需要土地財政的支持,即使目前已經有部分改革之聲,但政策落地尚需時日。在全國各地去杠桿擠泡沫的前提之下,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已經面臨市場置疑(比如近期環保PPP股票的股東們一定十分清楚這種置疑),在觸及土地財政底線的時候,政策都會有所松動。

另外,自古以來國人對房子就有一種痴迷,學名「剛性需求「,而這種剛需並不是幾年時間可以改變的。很多人做股票或者工作創業掙了大錢,並不會立刻再投資原有品種,反而是去買房子,究其原因,一是路徑依賴,近十幾年的房價漲幅秒殺絕大多數投資品種收益,房子本身還自帶杠桿,小首付大收益,也是一門好的投資;二是買房情結,以及對房子附帶的醫療教育價值的需求。於是每個人掙錢了都會買房子,而身邊房子多的人活的也挺好,這樣一致性的心理預期,推動著整個社會不停買房,房地產的生意同樣不停歇。

總之,從歷史上看,房地產行業是門極好的生意;現在看,這門生意還會繼續紅火下去。下圖的估值表可以看出目前房地產尚屬低估到平均值的范圍,有估值修復的趨勢;如果以近幾年來比較,更是屬於低估。

那麼文章開頭的兩個區域房地產商,為什麼要制定這么高速的增長計劃?因為再不擴大規模,結局就是:

龍頭的盛筵

我們觀察近幾年的各個行業變化的規律,經常出現「老大和老二打價格戰,老三死了「的場面。也就是說,在競爭激烈又規模見頂的行業,如果不能做大做強,最好的結果可能只有被收購,否則就是眼看著自己本就不多的市場份額被龍頭們繼續搶占。

在各地限購政策和M2增速逐漸縮減的條件下,2018年的房地產行業整體增速勢必放緩。各個機構預測2018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將由正轉負,較為樂觀的估計也是增速減小。同時,房地產行業的集中度已逐年增加,前10名房企的銷售金額從2014年的16.9%,到2017年上半年的26.6%。2016年銷售額排名前20的房企,其中19家仍然在2017年前20的名單上,甚至名單內部的差距也在逐漸擴大。

這才叫階層固化。

中產階級焦慮階層固化,房企的老闆們同樣焦慮。但事到如今,也不能怪房企們當初盈利行為太粗暴。過去房企獲得高利潤的手段主要就是高價囤地,各地出現的「地王」新聞屢見不鮮,新聞里地價的數字已經令人瞠目結舌。這時一些小房企可以孤注一擲,用高地價將大房企或者願意出合理價格的房企排擠出局。當一塊地皮有了價格之後,剩餘周邊的未開發的地皮和已經建好的樓盤也會漲價。如果利用政策做強制價格限定,就會出現一二手房價格倒掛導致搶房的情況:

多名南京房地產業內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作為南京樓市最熱的區域之一,河西目前執行嚴格的限價政策,河西南的新房申報價格均不超過3.5萬元/平方米,河西中的新房申報價格均不超過4.5萬元/平方米。

但目前河西區域二手房的報價普遍在5萬-6萬元/平方米,一二手房價格倒掛嚴重。

以前埋下的雷,只能交由市場慢慢消化,政策只能充當一時的緩沖。

如此一來,有開發能力的房企無法拿到地皮,「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激進房企,一方面低利率時期高杠桿拿地享受了地價增值,另一方面待規模擴大後降低杠桿,准備下輪繼續高價拿地。這場面簡直就是武俠小說里左腳踩右腳的絕世武功。但這些企業卻很有可能因為這種賭博導致資金鏈斷裂,無數樓盤變成了爛尾樓和荒地。所謂「劣幣驅逐良幣」,就是這么一回事了,這也是為什麼萬科總想著地產要迎來「白銀時代」,因為在白銀時代,才能減少幾分荒蠻,多一些理性和規劃。

現如今,地方政府在出售地皮的時候也加入了除價格以外的因素,要求競標者擁有綜合開發地產的能力,例如要求參加競標的房企擁有一定的市值規模(世界500強或中國前200強等)、有相關運營經驗、地皮上所建項目需符合高等級的行業標准等。

讓小房企入主世界五百強,確實太難了。

於是,房企拿地的溢價率明顯下降,大型房企的拿地意願也更強烈。由於房企銷售到資金回籠有大概半年到一年的滯後期,上次房企銷售小高峰在2016年底,根據2017年三季度末的統計,上市房企在手貨幣現金較2016年底增加約5個百分點。而上市房企的存貨/預收賬款比也在近年的低位,較去年的2.7下降至2.15,大型房企同樣擁有拿地的能力。

如果再往未來看,租賃市場的急劇擴大,會對房地產企業的運營能力產生考驗。近期「租購並舉」概念給房地產股票的火爆行情再添一把火,並不是單純的炒概念,而是發達國家曾走過的一條路。

龍頭們競爭的結果,就是不小心踩死了原本偏安一隅的各個小房企,即使中國房地產行業市場規模足夠大,隨著大型房企銷售額「千億俱樂部」不斷擴充名單,掉隊者必將進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從2017年的股市來看,市場的偏好在於龍頭企業,不管是央視50指數火了起來,還是超級品牌指數的推出,都可以說明目前市場更喜歡看的見的利潤。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周期性行業,房地產在歷經多輪限購政策後,省會或區域中心城市限購情況已經有所松動。

秒殺一切指數的龍頭們

首先這些城市同樣有去庫存的動力,二線城市房價已經有所反應,中國特色的「漲價式去庫存」在這個市場上同樣管用;其次,這些城市本身需要吸引人口和人才,以保持自身的區域地位,北上深也需要治治大城市病,將人口分流;最後,從北上深輪流領漲,到一線城市一起領漲,接下來二線城市房價補漲倒也符合國人一貫的口味。

房產 vs 房地產股票

講了半天房企的股票,房價呢?

萬科A在去年創新高之後流傳很廣的圖,從2000年算起,一線城市房價漲了586%,而萬科A漲了3769%!但很多人會說,拿不住這樣的股票。房產的低頻交易特徵,的確幫助了很多人發家致富。

當一項投資如果能給我們帶來十數年的高收益,人們自然會完全信賴,但房價的問題,還得考慮這些方面:

1.「房住不炒」已經成為市場共識,超額收益的獲取難度變大;

2. M2增速持續下降至低位,會是常態嗎?

3.過去中國經濟增速快,國人也都習慣了每年加薪的節奏,但目前僅有少數行業能夠支撐這樣的高速增長,老百姓對加薪幅度甚至未來二十年能否保住這份工作的預期,需要再想清楚;

4.接上一個問題,還得規劃好自己的現金流;

5.不管是投資一線還是二線城市,得知道未來賣出的對手盤大概是什麼樣的群體;

??

從一個投資者的腦子里想問題,要考慮收益的確定性和分配的資金比例,得到最後的期望。如果房地產股票是個大概率盈利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但最後不得不老生常談一句話:剛需買房子,任何時候都是最好的時機。畢竟丈母娘是不會想怎麼分配倉位的事情。

原創知新派

『陸』 股票趨勢技術分析理論

1.股市從998點以來上漲的回顧

從2005年6月6日開始,中國股市進入了第二波周期為8年以上的波瀾壯闊的大牛市。其時間跨度之長,空間幅度之大,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具體的空間點位我不做推測,但是可以說明,已經過去的3000點只是基本的,4000點是肯定要被踩在腳下的,8年之後最終到達的空間點位是多少,我不能預測,相信也沒有人能精確預測。從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2月16日,時間跨度是1年半左右,上漲幅度是200%。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這個幅度不可謂不大,但是其性質我歸納為恢復性上漲,為什麼呢,我們可以仔細回顧一下1年半以來的市場情況。

第一階段:熊市完結,股市試探性緩慢反彈(2005年6月~2005年11月)。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熊市雖然已經完結,但是人們飽經摧殘的脆弱心理仍不願相信牛市已經到來,若有上漲,仍將其看作熊市中的反彈,一切都猶猶豫豫,小心翼翼,生怕驚動了沉睡的熊大哥。只有極少數的先知勇敢的買入,因為這個時候的股票,太便宜了,真的太便宜了,遍地黃金啊,可能十年內都再沒同樣的機會了…....這個階段緩慢的上漲,快速的下跌,但是又跌不破前一個底部,磨啊磨啊,終於磨掉了那些不堅定的人,然後就到第二階段了…

第二階段:大夢初醒(2005年11月~2006年5月)

第二階段的特點是拉高成本,脫離估值太低不合理區域。這個階段沒什麼,就是明白事理的人越來越多,懷疑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都知道機會來了,趕快搞一把再說,在第二階段行情的末端,就是2006年5月初,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瘋狂波,接下來就是較大的調整…

第三階段:崢嶸初現(2006年8月~2007年2月)

2006年5月~8月,經過對第二階段的徹底清洗,股指從2006年8月開始,進入到顯露崢嶸的歲月。從8月起,在大象股的強力拉升下,股指強勢進入主升浪,這個階段,牛是沒有回頭吃草的時間的,拉升再拉升,把人都搞瘋狂了。營業部門庭若市,新股民開戶一再創新高。這個階段,只要你買股票,隨便怎樣都賺錢,股指漲得象瘋狗樣,所以都叫瘋狗浪。但是,再怎麼強大的力量也不能使股指永遠上漲而不休息,牛始終會回頭吃草的。在2007年1月30日到2月6日這一段時間,牛低頭了,大盤6日內暴跌近500點。暴漲帶來的暴跌讓很多人消受不起,也給了投資者上了生動的一課,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一年半以來,大盤雖然經歷了幾個階段,但從大趨勢來講,股指在火狗年基本屬於單邊上漲,投資者多有斬獲。雖然股指已經上漲很高,但是趨勢沒有改變,股指的連創新高開拓了牛市的空間,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吸引了大量的增量資金,為下一階段行情的演變打下了基礎和鋪墊了條件。

2.股市在2007年可能出現的波動

2007年對於指數的不利的因素:

1).市盈率太高:現在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經從1年半以前的15倍左右上升到現在的接近40倍,不管從哪個角度講,這個數據「現階段」是高了,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講,這樣下去是沒有出路的。我國是處於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又有高速發展的宏觀經濟基本面支持,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因素,市盈率可以適當高估,可以讓人接受的長期平均市盈率波動值可以考慮在20倍到25倍(歐美港是15倍),最多也不能長期脫離30倍。所以,市盈率偏高是個問題。

2).短時間獲利盤太多:1年半時間股指從1000點到3000點,這個市場的資本回報率太高,基本是暴利。一般資金年回報率在15%就有很多人開心的不得了,現在這個市場的資金年回報率超過50%的比比皆是,不是很正常。歷史告訴我們,市場不會讓你這么舒服的賺錢的,市場肯定會用他自己的方式讓投資者抬高成本。

3).市場進入題材股階段:一般牛市的板塊炒作都大致的模式,剛開始是價值投資,然後擴散到炒作二線藍籌股,後來炒作有實質性題材的板塊,最後進入到炒作垃圾題材的階段。現在這個市場基本是進行到瘋狂炒作題材的階段,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先炒了再說。大致瀏覽一下個股,每個股票都基本上都經歷過了一段飆升段了,再漲的空間有多少呢。這些表明行情在逐漸在進入末期。

4).從波浪理論的角度來看,從2007年2月6日開始的上升段,很象某個稍大級別波段的5浪,5浪過後是什麼呢,是對應更大級別波段的調整浪。

5).從江恩的時間周期來測算,2007年春節過後3到5周,是及其危險的時間之窗,是大波動的主要時間周期和小波動的次要時間周期的重合點。如果這段時間沖高上漲的話,則更加危險,那表明時間周期點將落在空間的頂點,這個信號預示著下跌不可避免。

總的來看,大盤股指的上漲力量在逐漸減弱,上漲的時間在逐漸縮短,下跌的時間和空間在加大,下跌的推動結構一次比前一次強。上證指數可能在3100點到3500點之間,時間在春節後3~5周內見到2007年春節後的第一個高點,然後進行一個大級別的調整,調整的第一參照點是上次暴跌的低點2541點。

同時聲明一點,技術性調整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下次更好上漲。在技術性調整中,可以等待市盈率逐漸跟上股價上漲的幅度,對股價形成基本面的支撐。同時也為了抬高投資者的成本,消化獲利盤。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以時間換空間。

*三、把握趨勢*

1、加息改變不了大牛勢的趨勢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也相應調整。

加息對股市無疑是一個利空,對股市的確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本次加息對股市的影響不至於大到可以改變本輪大牛勢的格局。因此,基金長線投資者的操作思路沒有必要隨著加息而進行調整。

歷次加息對股市的影響:

第一次加息:1993年5月15日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提高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各檔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個百分點,各項貸款利率平均提高0.82個百分點。這次加息,使得首個交易日滬指下跌27.43點。

第二次加息:1993年7月11日

央行再次調高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93年5月15日9.18%上調到10.98%,利率升幅為19.61%。首個交易日下跌23.05點。

1993年的兩次加息,使滬綜指在隨後3個月時間里從1392點迅速下跌到777點,跌幅達到44.2%。

第三次加息: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均上調0.27%。正處於下跌途中的滬綜指大跌1.58%,當天報收於1320點,其後經過幾個交易日的盤整後雖有一波小幅反彈,但最終仍未能擺脫下跌趨勢,滬綜指於2005年6月6日跌破千點創出了998點的多年新低。

第四次加息:2005年3月17日

央行決定住房貸款加息。這對絕大多數購房自住的市民來說,意味著支付房貸的負擔將增加5%至10%。滬綜指當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彈後,滬綜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點。

第五次加息:2006年4月28日

2006年4月28日,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58%提高到5.85%。28日,滬指低開14點,最高1445,收盤 1440,漲23點,大漲1.66%。其後依然維持上漲勢頭,並在5月份展開了一波歷史上少見的逼空行情,到2006年7月5日最高摸至1757點。

1993年—1998年,美國經歷了數次加息,但是美國股市從3520點一路漲到8300點,漲幅高達136%,走出了長大5年的大牛市。

綜上所述,在前四次加息中,由於房地產等占的主導比較大,受影響也比較大,必然會對大盤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股市還沒有改革,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大市值還沒有引進。但現在除了市值發生變化外,關鍵是投資者已經逐漸適應了加息。從去年的加息看,股市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加息不再是毒葯,而是催生股市健康發展的良葯。有些人並不理解加息的真正涵義以及用途,只會盲目跟風殺跌,其實大盤歷來暴跌的罪魁禍首很大程度都要歸咎於恐慌盤,所以,投資者的心態是關鍵。

2、股指期貨推出之日便是A股深調之時

天下既然沒有不散的筵席,也就沒有一路狂奔的牛市。人們都關心股市何時調整?何時終結?這就要從牛市的發動機談起。對於中國牛市的非典型性,我從2003年以來一直在思考,所以在2003年5月19日特意加班寫出了 「非典型牛市的典型開端」,刊於中國證券報的頭版。在我看來,中國牛市的發動機過去一直是政府,政府不掏錢就沒有牛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政策市」。經濟的高速增長必然產生證券化的需求,所以股市動態超前反應經濟趨勢,這就是所謂的「晴雨表」機制。但是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不僅沒有伴隨著股市的相應上升,反而伴隨著長達五年的大熊市,這一直困擾著中國證券市場上的投資人。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一個司機和發動機的問題。中國股市這部車是政府造的,政府當司機,用的是老式柴油機。投資人不當司機,也就想不到要換發動機,只想「搭車」,不想開車,所以政府下車就沒人開車了。2004年上半年,這一輪牛市就啟動過一回,當司機的政府本想讓這台車出廠,但沒想到後面沒人接手,司機下車,車就「熄火」。所以 2004年的股市就像飛機起飛後又緊急迫降,管理層開始尋找新的司機,啟動了股權分置改革。股權分置改革解決了兩個問題:第一是解決了「司機」隊伍的問題,第二是解決了股市發動機的問題。機構投資者帶著三種動機進入市場,第一個動機是中國經濟成長的證券化,然後在證券化的過程中獲利;第二個動機是在股市中創造新的博弈棋局,然後在大並購中獲利;第三個動機是把企業變成商品,然後在製造「企業商品」的市場上獲利。全流通市場的背後是企業的商品化,企業商品化的背後是金融的證券化,金融證券化的背後是證券市場的產業化。三者缺一不可,構成了本輪大牛市的基礎,於是在今年才讓中國的「隱形牛市」浮出了水面。

行為經濟學和理論經濟學的差別就像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差別一樣,亞當.斯密的市場界定如同天主教的上帝,在瞑瞑太空之上遙不可及,納什均衡的市場界定把上帝拉下神壇,變成了買方與賣方的博弈。所以在行為經濟學的市場上,司機可換,行為亦變。當司機從政府變為機構投資人之後,新司機就要換發動機,市場的游戲規則就變了。因為在政府當司機的時候,股市的第一原則是穩定;在機構當司機的時代,股市的本源就是波動。波動的原因有時來自買方,有時來自賣方,就像汽車的軌跡一樣,趨勢在於道路的走向,波動在於司機的駕駛。從這個原理來分析市場趨勢,股市調整發生的時點和深度就主要取決於投資機構的行為了。有機構預測明年是「年初上漲,年中調整,年末回升」,但是要具體分析本輪牛市的發動機,就會發現股市調整更大的概率會發生在年初,或者更確切的說,將發生在股指期貨推出之時。

我把這個牛市的驅動力之一界定為「移民效應」,是場外的投資機構作為股市「新移民」入市推動的牛市。原來在場外的新移民是機構,其中不少是海外機構或者是受海外機構訓練的基金經理。機構投資人有一個職業習慣,就是每到出季報年報的時候,都會「粉飾窗戶(Window Dressing)」,讓投資人,老闆或股東們賞識他們的遠見卓識。所以牛市越接近年底,就會越漲的越高,因為基金經理們在追漲補倉。中國的股市成為今年全球股市上升幅度最高的時候,如果哪個基金經理在年底還沒有用完他自己可以使用的中國投資額度,沒有持有今年漲幅最高的中國藍籌,就等於說你沒有看準市場。由於有這種壓力,年底之前大家都會把額度用完,於是就出現了越漲得好的藍籌就越漲,越牛的股市越牛。

這樣的機制推演下去的結論就是每年過了年底就會有機構先推高市場,伺機拋售,「裝飾窗戶」的工作完成了,沒有必要再繼續「裝飾」,這種職業習慣會引起市場的小幅調整,如果市場上有避險投資工具,還會有較大幅度的修正,因為機構可以先在衍生市場上布局,然後再開始拋售。這樣的對沖交易,可以使基金在正股調倉中的虧損由衍生品市場上的收益對沖,從而在基金調倉的過程中,不會導致基金凈值的大幅下跌。所以除了基本面的因素外,從行為面看股市調整要加一分小心:小調看「窗」;大調看「倉」。

這個機制告訴大家,「裝飾窗戶」後的調整多半是小幅調整。但是,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後,由於機構能夠用衍生產品來對沖正股的虧損,就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修正。較大幅度的修正有雙重作用,其一是機構調倉。在調倉的過程當中,由於有衍生品投資的收益來對沖虧損,賬面凈值變化不會很大,但可用現金卻增加了。其二是散戶「震倉」。修正幅度超過一定點的時候,散戶會成為驚弓之鳥。於是在散戶跟風拋售的時候,又為機構創造了機會。所以,機構拋售加衍生產品的對沖會在市場上創造新的投資機會。

機構和散戶的博弈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每一個人都會說保護投資者,但是保護哪一類投資者?是機構還是散戶?又都各有一本帳。對散戶的保護只能在制度上、程序上、和信息披露上來完成一般性的承諾,而市場上新推出的產品基本上都是為機構投資者服務的。所以在市場和產品創新的過程中,保護投資者自然而然就傾向於保護機構投資者。衍生產品市場的開放,股指期貨的推出,其實主要是為保護機構投資者提供新的避險工具。

所以我認為,明年初可能有「裝飾窗戶」後的小幅調整。但是,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後,市場可能會出現深度調整。牛市之中的調整隻要不跌破20%的心理線,牛市的基調就還存在,機構就會不斷發動新一輪的拉升,這是我對明年股市調整機制的看法。

中國股市換了司機,新司機換了引擎,市場又從基本面和政策面產生了新的「加速器」:

第一是人民幣升值。今年升了3%,專家預測明年升幅會是5%以上,於是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推動股市繼續向好;

第二是公司的盈利。預計明年公司的利潤會大幅超出預期,這是中國經濟成長證券化的內在動力,是基本面的因素;

第三是「隱形收益」的回歸。在管理層的利益和股票價格脫節的時候,上市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往往有三個出口:一條出口流到總公司;一條出口流到關聯公司;一條出口流到上市公司。於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在賺錢的同時還要考慮利潤分流,通過利潤分流來平衡三個口袋的不同利益主體。大口袋通常是大股東的,大股東的利益和上市公司管理層的帽子連在一起。小口袋是管理層和關聯機構的,小口袋的現金流關繫到管理層和關聯機構的間接利益,也關繫到上市公司是否能夠持續盈利。所以在兩頭照顧完之後剩下的才流入上市公司的口袋。在這樣的機制存在之時,上市公司實際創造的利潤會有相當部分會流出上市公司。但是在股權分置改革之後,有三個因素會改變上述機制:其一是明年將推出的管理層股權激勵,明年開始試點,上市公司管理層在准備積累可分配利潤;其二是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的提高。由於有強勢的投資機構進了市場,機構人不參與管理,但是監督管理的功能強化了,三個口袋就不那麼容易隨便調劑了;其三是新的會計准則和新的考核辦法,市值的考核會逐步替代原來的凈值考核,新的會計制度和新的考核方式也會使現金流回歸A股,超出預期的利潤就會帶動股價進一步上升。

第四是稅收制度的改革。稅制改革已經提上議事日程,「兩稅合一」會解決中國企業制度中的一個重大問題。當年為了對外開放,我們對三資(外商獨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實行了優惠的稅收政策。除了 「兩免三減或三免五減」之外,外資實際享受了很多的優惠,實際納稅平均只有內資企業的一半左右。兩稅合一以及包含著兩稅合一之後的減稅,估計會把新的統一稅率下調四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說在原來的盈利水平上,稅收制度的改革會使上市公司的利潤增加8%到10%,這會直接影響到目前仍然以內資國企為主導的中國 A股市場,並且還會激勵外資參股中國上市公司的動機,推動A股市場股權結構的多元化。

第五是證券市場的開放。A股市場的對外開放也是國家和跨國公司之間的博弈,結果是把境外的中小型企業排斥在中國市場之外。QFII政策也好,其他對外國機構投資者開放的政策也好,都是在全球排名在前的大行影響之下制訂的。以QFII為例,諾大一個香港地區和台灣地區,居然沒有一家公司能夠達到申請QFII額度的資格。大型的跨國金融機構控制著中國的對外開放,這種情況在明年會有所改善。我預計明年QFII的申請門檻會降低,金融市場會進一步開放,甚至可能把那些通過進出口報價偷偷進入中國市場的熱錢「棄暗投明」轉化為新的機構投資者。

第六是機構投資的規范。目前除了基金公司之外,一般企業如果以投資股票為主營業務之一的話,最好還是用「人頭賬戶」進行投資。因為法人的投資和一個自然人的投資相比,除了法人承擔有限責任的優點之外,法人的投資回報要承受多層課稅。中國目前的稅制實際上是不鼓勵機構進行證券投資的。許多機構藏在自然人的背後進行投資,一方面是為了隱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逃稅。機構投資收益的稅收問題不僅困擾著機構投資的規范化,而且阻礙著資產證券化和房地產信託等創新產品的發行和交易。

第七是A+H的一體化。隨著越來越多的藍籌股上市和H股的「回鄉」,A+H模式會逐漸導致A股市場和香港市場的一體化,進而提出B股市場退出歷史舞台的問題。B股市場的關閉應當借鑒股權分置改革的經驗,通過協議回購,私有化的退市,或者准QFII的方式來解決,從而加強A股和H股之間的一體化。

總體來說,從宏觀、微觀、國內、國際、稅收改革和企業制度改革等各方面的因素看,明年中國股市繼續向好的基礎非常強勁,今年的儲蓄增長率首次下跌僅僅是開始,是大規模資金投入股市的開始。儲蓄如蓄水,投資如泄洪,從制度上開啟儲蓄資金自動流入證券市場的變革才剛剛開始。

3、把握趨勢

對於趨勢的判定方法有多種,可以用道氏理論,可以用波浪理論,可以用均線理論,更可以簡單到用一把直尺往圖表上一放。而對於如何把握趨勢,使趨勢為己所用,則見仁見智各有各的妙法。事實上,趨勢簡單得嚇人,簡單到可以這樣描述:在多頭市場中做多,在空頭市場中做空。說的好容易,可做起來真的很難。這也怨不得自己也怨不得別人,其實這是由人類的本性所決定的。人性的諸多弱點是來自先天,如恐懼、懶惰、沖動、貪婪等等,而許多優良的品質卻需要依靠後天的培養和歷練,因此也就造成了人們知與行的無法統一。大家看股評的時候,股評師一般會說看空看多的理由,並指出了未來的支撐或阻力,還很好心的建議在支撐處低吸搶反彈,在阻力處減磅。這些先生們的勇氣都很可嘉,但我們不能苟同他們的做法,在一個空頭市場中低吸搶反彈,恐怕會淹沒在向下的瀑布里;在多頭市場中做空,恐怕會一腳踩在直升機上。趨勢是無敵的,這些趨勢運動過程中的阻力支撐能和趨勢對抗嗎?趨勢是如此簡單,你只需要有簡單的思考就會有簡單的動作,而在這個市場里,往往簡單的動作卻受的阻力最小。以市場來講,跌深醞釀反彈;漲多醞釀回落。不過又有多少人能抓住這個極點呢?有句話說:只要市場中還有人在和趨勢對抗,那麼趨勢便不會終止。在趨勢行進過程中,又有多少「敢為天下先」的「聰明人」被市場無情消滅啊。趨勢可以辨認。之所以還有那麼多人虧損,一是源於人性的問題,即知道了趨勢的方向,卻因為貪婪恐懼等等,或者以為自己比市場更聰明,而在不知不覺中選擇了和趨勢抗衡;二是不知道什麼是趨勢,完全憑感覺在市場里行走。因此,等趨勢明朗了,等盤面熱火朝天了,等你知道了明白了,你想不賺錢都難了,那時再做不遲啊。重要的是,在自己迷惘的時候應該身處局外,而不該置身其中。你不能用自己的資金賭在自己的迷惘里。做聰明人沒用的,關鍵是要做個賺錢人。

熱點內容
股票軟體管用嗎 發布:2024-05-18 15:48:26 瀏覽:997
高手買賣股票的時間 發布:2024-05-18 15:32:10 瀏覽:560
炒股票開戶需要拍視頻 發布:2024-05-18 15:21:27 瀏覽:509
從財務分析看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 發布:2024-05-18 15:19:44 瀏覽:606
股票最多能中多少時間 發布:2024-05-18 14:49:09 瀏覽:806
商品期貨交易看換手率嗎 發布:2024-05-18 14:45:53 瀏覽:627
人民股票配資司法解釋 發布:2024-05-18 14:23:30 瀏覽:941
興民智通股票行情分析 發布:2024-05-18 14:22:51 瀏覽:146
通達策略股票配資 發布:2024-05-18 14:05:19 瀏覽:844
收盤股票什麼意思 發布:2024-05-18 14:04:17 瀏覽:768